新書《食物還是戰爭》概述如何避免“人造食品”的未來

朱利安·克里布的新書發出了令人警醒的氣候變化警告,但也給出了希望的理由

在科幻經典電影《人造食品》的劇照中,食品防暴卡車在叛亂的人群中穿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全球糧食系統正面臨著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土壤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日益加劇的壓力。歷史表明,缺乏食物會導致戰爭。科學作家朱利安·克里布在他2019年10月出版的令人恐懼的著作《食物還是戰爭》中指出,“按照目前的趨勢,由於2020年代起,特別是到本世紀中葉,資源短缺,現有的糧食系統將趨於崩潰,首先是區域性的,然後是全球性的——除非世界飲食和我們養活自己的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這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暴力和戰爭爆發。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無法逃脫其後果。”如果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農業方面繼續採取一如既往的態度,他的書對我們即將到來的未來提供了一個令人警醒的觀點,但也為我們提供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讓我們如何避免因糧食短缺而導致文明崩潰的絕望的“人造食品”式的未來。

歷史教訓

乾旱是文明的頭號敵人。由於全球變暖而導致的更強烈的乾旱可能是文明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因為乾旱會影響我們生存所需的兩樣東西——食物和水。當雨水停止,土壤乾涸時,城市就會消亡,文明就會崩潰,因為人們放棄了不再能為他們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的土地。克里布的書以一些引人入勝(且令人不安)的歷史教訓開始。他記錄了25起導致饑荒、戰爭和超過一百萬人死亡的糧食衝突——其中大多數是由於乾旱造成的。例如,中國1630年至1631年的乾旱和饑荒導致了一場叛亂,導致了明朝的覆滅。19世紀中期中國的另一次乾旱導致了太平天國起義,造成2000萬至3000萬人死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1960年以來,40-60%的武裝衝突與資源短缺有關,80%的重大武裝衝突發生在脆弱的乾燥生態系統中。飢餓的人不是和平的人。在題為“未來糧食戰爭”的部分,克里布將這些地區列為未來糧食衝突風險最高的地區

1. 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
2. 非洲
3. 中國

他還提出了一個真正可怕的想法:特大城市崩潰。世界上有47個特大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這些特大城市將越來越容易受到糧食和水資源短缺以及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風暴等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影響。特大城市的崩潰,以及由此產生的數百萬難民從一個無法再維持其生存的城市中湧出,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構成巨大威脅

克里布用一個精彩的章節詳細介紹了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構成的威脅。最大的問題是:高溫通常會降低谷物產量。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預計到2060年代,由於人口增加和對高蛋白動物性食物的需求,糧食需求將翻一番。克里布引用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5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在高排放氣候情景下,到2100年,玉米的收成將減少-20%至-45%,小麥的收成將減少-5%至-50%,水稻的收成將減少-20%至-30%,大豆的收成將減少-30%至-60%。這些減產幅度是相對於氣候沒有變化時的情況而言的。不幸的是,克里布誇大了危險性,因為它忽略了該研究還指出,由於植物在高二氧化碳條件下生長更旺盛,二氧化碳施肥的有利影響可能會至少部分抵消這些影響。假設大規模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那麼氣候變化的影響範圍將在玉米方面為-10%至-35%,在小麥方面為+5%至-15%,在水稻方面為-5%至-20%,在大豆方面為0%至-30%。然而,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了,因為克里布提出了以下觀點:由於海平面上升淹沒農田、強降水事件增多、灌溉用水短缺加劇、作物病蟲害爆發次數增多以及在高二氧化碳條件下種植的穀物卡路里密度降低,農業產量也將受到影響。

本書的一個缺點:沒有引用原始研究

食物還是戰爭》包含了數百個參考文獻,我發現其中許多都很有價值,可以追蹤。然而,本書的一個缺點是克里布傾向於引用新聞稿或大眾媒體的文章,而不是原始發表的科學論文。一個例子——克里布說:“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嚴峻評估是,到2050年,將有18億人生活在地下水枯竭的地區。這可能會迫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搬遷。”我跟了他給出的連結,發現這是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在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關於一次演講的新聞稿。作者在2019年發表的後續同行評議研究《地下水抽取的環境流量限制》警告說,不可持續的地下水抽取可能會導致河流流量減少,從而可能對所有有地下水抽取的流域中的42-79%的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該論文解釋說,一般來說,即使這些毀滅性的環境影響開始發生,抽取地下水仍然是有利可圖的。克里布的結論,即到2050年,在18億人居住的地區失去地下水將“導致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搬遷”,並不是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

圖1. 一位婦女在馬拉維檢查她的玉米作物。圖片來源:尼爾·帕爾默,國際熱帶農業中心

最終建議

克里布在他的書的結尾給出了他未來願景的一頁清單。這些都是偉大的夢想,但如果我們想在氣候變化影響加速的時代避免“人造食品”的未來,我們就需要朝著克里佈設想的方向前進

1. 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有營養的、有彈性的全球糧食系統,以適應21世紀的條件,並以生態農業、水產養殖和城市食品生產為基礎。

2. 重新規劃地球上所有的城市,使其
a) 將所有營養物質和水回收到食品生產和肥沃的土壤中,
b) 擁有可持續的、氣候適應性的全年本地食物來源,並且
c) 真正做到綠色。

3. 將世界國防開支的20%重新分配給“透過食物實現和平”。認識到可持續糧食投資是國防開支,並減少緊張局勢,從而
a) 從一開始就阻止許多戰爭的爆發,並且
b) 避免可能淹沒其他地區、國家和文化的難民大規模流動。

4. 透過由小農、前農民和土著人民領導的全球運動,重新野化地球的一半,他們被稱為“地球管家”,以結束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5. 透過在地球上的低年級學校開設為期一年的食品課程,培養新一代瞭解食品的兒童,讓他們瞭解如何健康和可持續地飲食。

6. 為了人類文明及其在最危險的世紀中的生存,讓女性掌管商業、政治、政府、宗教和社會。

《食物還是戰爭》Amazon.com上的售價為9.79美元。我給它的評分為四星中的三星。

中美洲連續第五年乾旱助長移民,2019年12月
新發現的急流模式可能危及全球糧食供應,2019年12月
氣候變化可能增加來自“停滯”急流模式的極端夏季天氣的頻率,2018年11月
糧食系統衝擊:氣候變化對文明的最大威脅 - 2016
十個因乾旱而崩潰的文明或國家 - 2016
到2040年避免“人造食品”的未來 - 2016

Jeff Masters worked as a hurricane scientist with the NOAA Hurricane Hunters from 1986-1990. After a near-fatal flight into category 5 Hurricane Hugo, he left the Hurricane Hunters to pursue a safer passion--a 1997 Ph.D. in air pollution meteor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95, he co-founded the Weather Underground, and served as its chief meteorologist until the company was sold to the Weather Company in 2012. Since 2005, his Wunderblog (now called Category 6) has been one of the Internet's most popular sources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and h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quoted experts in the field. He can be reached at weatherman.masters@gmail.com.

More by Jeff Mast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