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過去的12個月裡,辛巴威有超過80頭極度瀕危的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因犀牛角而被盜獵,是前一年的兩倍,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現已決定在其下次會議上討論這一情況。犀牛角在亞洲傳統醫學中價值很高,在中東被用來製作儀式匕首柄。辛巴威糟糕的經濟狀況和多年的政治動盪使得盜獵成為一項利潤豐厚且容易的操作。
CITES首席執法官約翰·M·塞拉爾說,犀牛“將列入CITES常務委員會的議程,該委員會將於7月初在日內瓦舉行會議”。
一些媒體報道,例如中國新華社的這篇報道,聲稱CITES計劃譴責辛巴威的犀牛死亡事件,但塞拉爾說,“我們沒有向辛巴威傳達任何啟動公約遵守程式的意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如此,犀牛死亡人數的增加——截至2009年,至少已發現18頭犀牛死亡——促使辛巴威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邀請該國軍隊幫助保護犀牛免受武裝精良的盜獵者的侵害。據探索新聞報道,希望透過對一些犀牛進行24小時武裝 guard來阻止或減緩盜獵率。
並非所有被盜獵的犀牛都被殺死。有些犀牛被麻醉,然後在它們睡覺時被砍掉犀牛角。《辛巴威時報》刊登了一張特別令人毛骨悚然的此類犀牛照片。據該報報道,該國國家公園部門曾試圖先發制人地為犀牛去除角,以降低它們對盜獵者的吸引力,但“這項政策已經失敗,因為盜獵者繼續殺死去角的動物。”去角是一個需要獸醫參與的過程,並且必須每隔幾年重複一次,因為角會重新長出來,去角不會傷害犀牛,但可能會使它們更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擊,這是根據1994年12月出版的《保護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即使有軍隊的協助,在一個像辛巴威這樣經濟崩潰的國家保護犀牛也將是困難的。獨立的辛巴威自然保護任務組主席約翰尼·羅德里格斯說,“我們需要保護犀牛的主要東西是錢,所以如果有人可以幫助我們捐款,那將非常有幫助。”
在20世紀80年代的最後一次盜獵浪潮中,辛巴威的黑犀牛幾乎被 wipe out 殆盡,當時該國僅剩下42頭犀牛。據美聯社報道,種群數量在2007年上升到830頭,但在2008年底又下降到740頭。據估計,全世界黑犀牛的數量為3,600頭。
圖片:黑犀牛,透過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