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去年,在眾多媒體炒作中,北極熊(Ursus maritimus)根據美國瀕危物種法案獲得了保護地位。這項保護的一個方面是,經常前往加拿大 охотиться 北極熊的美國獵人,不能再將他們的戰利品帶入美國。
加拿大認為北極熊是“特別關注物種”,並對狩獵實行配額制,狩獵仍然是合法且有利可圖的。配額因省份和北極熊種群區域而異——例如,今年允許獵人在巴芬灣地區捕獵 105 頭北極熊。世界上約 60% 的 20,000 至 25,000 頭北極熊生活在加拿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狩獵活動可能很快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影響。本月晚些時候,《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一項管理瀕危或受威脅動植物標本國際貿易的國際協議,計劃討論是否在包括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在內的公約 175 個締約國之間禁止北極熊狩獵紀念品的出口和進口。一項決定可能導致禁止戰利品出口,這將有效地結束加拿大的北極熊運動狩獵。
加拿大野生動物管理局代表加拿大政府實施 CITES 法規,在該決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努納齊亞克新聞》的一篇報道稱,該機構正在考慮幾個選項,其中包括減少或結束多達四個不同北極熊種群區域的運動狩獵捕獲。
《努納齊亞克新聞》稱,僅努納武特省的北極熊運動狩獵估計每年就能帶來 290 萬加元(240 萬美元)的利潤。
有趣的是:狩獵配額實際上是為因紐特人社群設立的,他們被允許為了生存而 охотиться 北極熊,但可以將少量狩獵“標籤”出售給非土著運動獵人,據加拿大新聞社報道,這些獵人通常每次狩獵支付 30,000 美元以上。如果 CITES 禁止北極熊紀念品的國際運輸,這將不會結束加拿大的北極熊狩獵,但會切斷當地土著社群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CITES 的決定不應基於社會經濟條件。
在全球範圍內,北極熊被IUCN 紅色名錄瀕危物種視為易危物種。*種群數量估計為 20,000 至 25,000 頭。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澄清(釋出於 09 年 4 月 24 日):由於對北極熊歷史數量的爭議,我們刪除了標有星號的句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