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多年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一直警告說,由於猖獗的森林砍伐、非法的寵物貿易以及新興的靈長類動物肉類貿易,馬達加斯加的許多狐猴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現在,三項令人不安的新研究揭示了以前不為人知的關於叢林肉貿易如何威脅狐猴的細節,而且它們並不完全如你所料。
第一項研究發現——也許並不令人驚訝——馬達加斯加的極端貧困正在驅使居住在馬索阿拉國家公園附近的赤貧人口獵殺和食用狐猴和其他野生動物。該公園是馬達加斯加 110 多種狐猴物種中 10 種的家園,其中包括幾種極度瀕危物種。當地獵人知道獵殺狐猴是違法的,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而且很容易理解原因。這項於 3 月 17 日發表在《生物保護》上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狐猴狩獵家庭的兒童都營養不良。” 可悲的是,野生捕獲的肉類是解決該問題的唯一現成解決方案。作者的結論是,“除非馬索阿拉[半島]的狐猴保護工作優先考慮兒童健康,否則它們不太可能減少狐猴狩獵或改善狐猴保護。”
儘管貧困在馬達加斯加很普遍,但這並不是驅動狐猴消費的唯一因素。另外兩項分別於 2 月 29 日發表在《PLOS One》和 4 月 8 日發表在《環境保育》上的研究表明,馬達加斯加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公民也是平等的參與者。這些研究揭示了一條龐大的供應鏈,將來自狐猴和其他瀕危物種的叢林肉運送到城市和半城市地區,在那裡它們在餐館、露天市場甚至超市中出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研究是對馬達加斯加北部近 2,000 人進行訪談的結果,發現這些更城市地區的叢林肉貿易與貧困無關。相反,這是因為人們更喜歡野生捕獲的肉類,而不是更多商業化養殖的牲畜。
結合第一項研究,這兩篇新論文揭示了關於誰在吃狐猴以及為什麼吃的複雜答案。“不僅僅是貧窮的農村人口,也不僅僅是富裕的城市人口,”坦普爾大學研究員金·路透說道,她是這兩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也是狐猴保護網路的聯合創始人。“例如,有很多生活在半城市地區的普通馬達加斯加人吃叢林肉。” 事實上,路透及其同事發現,這些城市消費者的叢林肉食用量是農村地區居民的兩倍。他們也願意為此支付更多費用。
路透的研究得出結論,這種直到現在才被充分理解的貿易可能足以將幾個物種推向滅絕的邊緣。她還指出,研究自然棲息地和保護區以外的狐猴狀況非常重要,並且保護計劃需要解決叢林肉貿易以及森林保護等其他工作。這兩項研究還揭示了需要執行馬達加斯加幾乎被忽視的關於叢林肉貿易的法律,同時還有一些東西可以保護。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