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登上新聞:公民科學、遷徙揭示和高階時裝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和北斗七星有什麼共同之處?信不信由你,答案是數學。用於幫助天文學家研究天空中星星的同一種演算法,現在正被用於保護和了解海洋中的鯨鯊(Rhincodon typus)。

事實證明,每條鯨鯊在鰓後都有獨特的斑點圖案。透過研究鯨鯊的照片和影片——通常由度假者拍攝——並將這些影像透過演算法執行,科學家可以識別個體鯊魚,並在它們遊過海洋時追蹤它們。

這個想法可以追溯到2005年9月發表在《應用生態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該論文表明,天文學家最初開發的用於研究哈勃太空望遠鏡影像的演算法可以用於以 90% 的準確率識別個體鯨鯊。科學家們以前是手動完成這項任務,這是一個緩慢且耗時的過程,而這種演算法可以部分自動化(科學家需要先拉直和裁剪照片,然後才能將其輸入系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非營利野生動物保護組織Ecocean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並啟動了線上鯨鯊照片識別庫,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在這裡上傳他們的鯨鯊照片和其他目擊資訊。迄今為止,已收集了超過 43,000 張照片,提供了有關 3,800 多條個體鯨鯊的資訊。參與的公民科學家會收到電子郵件,告知他們拍攝的鯊魚是新的收藏品還是以前已被識別。然後,每當同一條鯊魚被目擊時,他們都會收到額外的電子郵件。

最近,一篇於 10 月 24 日發表在《野生動物研究》上的新論文肯定了該演算法與人工識別相比的有效性,該專案獲得了額外的推動。研究人員從 Flickr 和 YouTube 下載了照片和影片,並能夠高達 85% 的時間識別個體鯨鯊。倫敦帝國學院的博士生、主要作者 蒂姆·戴維斯 表示,這意味著遊客拍攝並公開發布的照片可以被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使用。“希望這將使世界各地的鯨鯊研究對使用這種免費資料來源充滿信心,”他本月在 準備好的新聞稿 中說。“特別是在馬爾地夫,鯨鯊旅遊業非常發達,對於從整個群島收集資料非常有用,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鯨鯊監測工作應側重於收集遊客照片。”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現在我想買一套潛水服,然後跳上飛機去馬爾地夫。

遷徙啟示

當然,鯨鯊除了馬爾地夫之外,還在許多地方被發現。它們有相當大的領地,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一年中不同時期的海域。但是,儘管它們體型龐大——可以達到 10 米或更長——但追蹤它們或弄清楚這些大魚在遷徙時去哪裡並不總是容易的。一篇於 1 月 29 日發表在《魚類生物學雜誌》上的新評論文章著眼於之前的許多研究——包括遺傳證據、衛星跟蹤資訊和照片匹配——並假設世界鯨鯊之間存在廣泛的連通性,幷包括一個模型,表明所有動物實際上都是全球元種群的一部分。

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和其他機構的作者表示,瞭解鯨鯊的遷徙模式有助於確定可能需要保護工作的交配和繁殖地,甚至預測該物種將如何適應海洋變暖和人類日益增長的威脅。

高階時裝 vs. 魚翅湯?

是的,儘管鯨鯊具有潛在的生態旅遊效益,但這種大型生物正面臨著我之前多次寫過的危險:捕獲鯊魚並切掉它們的魚鰭,用於製作名為魚翅湯的中國美食。儘管鯨鯊不被視為魚翅貿易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但去年三月發表在《魚類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將該貿易確定為該物種的“新興危機”,並表明鯨鯊越來越多地成為魚鰭的目標。

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奇怪的是,想到了時尚。去年 11 月,野生動物和時尚攝影師克里斯蒂安·施密特和肖恩·海因裡希斯帶著兩位女模特潛入水下,與幾條巨大的鯨鯊合影。引人注目的照片旨在呼籲人們關注鯨鯊面臨的威脅,併為保護組織 WildAid 籌集資金。

這些照片是在菲律賓拍攝的,菲律賓是另一個鯨鯊生態旅遊目的地。正如海因裡希斯在他的網站上寫道:“就在 [原文如此] 兩年前,在這些水域中,潛水員發現了一條活著的幼年鯨鯊,它的所有鰭都被切掉了。儘管在菲律賓受到法律保護,但偷獵鯨鯊的行為仍在繼續,因為魚翅貿易商引誘貧困的當地漁民透過剝削這些脆弱的動物來賺錢。在不到十年前,當地的鯨鯊種群幾乎被消滅殆盡,以滿足中國對魚翅的需求。現在,當地社群終於找到了一種透過鯨鯊旅遊業謀生的方法,他們現在熱衷於保護鯨鯊,而不是以它們為目標並殺死它們。”攝影師指出,一些保護組織反對鯨鯊旅遊業,但它正在為最近遭受颱風襲擊的社群提供重要的收入。

鯨鯊在 IUCN 紅色名錄瀕危物種 中被列為“易危”,儘管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為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它們的真實種群狀況。這項最新的工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

照片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