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禿鷲在國際禿鷲日前夕迎來好訊息

過去20年裡,數百萬只禿鷲死亡,成為一種止痛藥出錯的受害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印度又採取了一項措施,以拯救其三種極度瀕危的禿鷲物種免於滅絕。上週,該國最終禁止大劑量雙氯芬酸鈉的使用,這是一種常用於牛和水牛的止痛藥,但會殺死任何食用被治療動物屍體的禿鷲。過去20年裡,約有4900萬隻禿鷲死亡,成為該藥物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的受害者。這些公認不具吸引力的食腐動物的消失對印度的生態系統產生了連鎖反應。由於沒有鳥類吃掉動物屍體,疾病增加了,野狗數量增加了,甚至一種依賴禿鷲吞食其逝去信徒的宗教也受到了影響。

印度早在2006年就禁止了獸用雙氯芬酸鈉,但該法律不足以阻止70家不太合法的公司生產和向牲畜所有者和獸醫銷售該藥物。大瓶裝的人用配方消炎止痛藥仍然很容易獲得,並被全國各地的農民廣泛使用。新法律禁止任何大於三毫升的小瓶,這足以治療一個人,但太小而無法治療動物。(雙氯芬酸鈉在美國有售;尚未證明對新大陸禿鷲有相同的影響。)

拯救亞洲禿鷲免於滅絕(SAVE)的專案經理克里斯·鮑登表示,他對新法律“相當樂觀”,並認為它具有“牙齒”,足以最終阻止非法的雙氯芬酸鈉貿易。他預計大約需要一年時間,目前的大瓶裝供應才會枯竭,新法律才能發揮作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印度的行動恰好在國際禿鷲意識日前幾天,該節日將於本週六,9月5日舉行。全球80多個動物園和組織將利用這個機會來促進禿鷲保護,並傳播關於這些物種面臨的威脅以及禿鷲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的資訊。

雙氯芬酸鈉發明於20世紀60年代,但印度在20世紀90年代引入該藥物被證明對該國的禿鷲是災難性的。其中一個物種,即白腰[wiki:%E7%AA%A5%E9%B9%AB]禿鷲(Gyps bengalensis),數量驚人地減少了99.9%。另外兩種印度物種——印度禿鷲(G. indicus)和細嘴禿鷲(G. tenuirostris)——也經歷了類似的下降。尼泊爾、巴基斯坦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其他物種也遭受了損失,非洲的禿鷲物種也遭受了損失,但印度物種受到的打擊最嚴重。所有三種印度物種在2000年都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但幸運的是,自2006年禁令以來,它們的數量略有增加。然而,它們繼續因食用非法治療動物的屍體而死亡。它們也因食用第二種藥物酮洛芬而死亡,酮洛芬被引入以替代雙氯芬酸鈉,但事實證明它具有類似的殺死禿鷲的副作用。

在某種程度上,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擺脫雙氯芬酸鈉。首先,人們知道它有效。馬丁·吉爾伯特說:“一旦你允許這些藥物進入市場,人們就非常抗拒改變。”他是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的野外獸醫,也是最早確定雙氯芬酸鈉正在殺死禿鷲的研究人員之一。

此外,鮑登說,這種藥物的作用比最好的替代品美洛昔康更快,後者已被證明對禿鷲是安全的。“雙氯芬酸鈉還具有退熱特性,這意味著它還可以退燒,”他說。“美洛昔康需要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才能同時做到這兩點。”

SAVE——一個由拯救禿鷲的合作伙伴組織組成的聯盟——在推廣美洛昔康的使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幾個禿鷲安全區內,那裡正在進行至關重要的圈養繁殖。“在某些地區,補貼或免費的美洛昔康被分發給獸醫以使其熟悉,”鮑登說。還有60多家公司生產該藥物,“因此,我們正在推廣某些公司藥物的懷疑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消除了。”

與此同時,其他藥物已經進入市場,但並非所有藥物對禿鷲來說都是好訊息。“我們已經知道兩三種不安全的藥物正在變得流行,”鮑登報告說。“我們正在冒著問題重演的風險。”他說,他們希望印度獸醫研究所兩年前提出的其他藥物的長期計劃安全測試可能最終很快開始,“以便只有對禿鷲安全的藥物才能被批准用於獸醫用途。”不幸的是,這些測試的資金尚未到位。

既然印度已經採取行動,希望其他國家也會效仿。禿鷲在亞洲和歐盟之間遷徙。雙氯芬酸鈉仍在西班牙和義大利銷售,而西班牙和義大利也恰好是歐洲禿鷲最多的兩個國家(包括不生活在印度的物種,它們也受到該藥物的影響)。去年,歐洲藥品管理局建議歐盟禁止雙氯芬酸鈉,但迄今為止,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們對在這方面缺乏進展感到非常失望,”鮑登說。“現在看來,我們需要在歐洲的野外找到並證明禿鷲的死亡,然後才能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印度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好得多的榜樣。”

印度的禿鷲已經慢慢地邁出了恢復的第一步,但吉爾伯特說,沒有什麼能與他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看到的成群結隊的禿鷲在頭頂盤旋的景象相提並論。“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回到那個時候了,”他說。“儘管如此,15年前,看起來我們根本不會再有它們了。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慶幸。”

圖片:在印度阿薩姆邦拍攝的白腰[wiki:%E7%AA%A5%E9%B9%AB]禿鷲,攝影師:Lip Kee Yap。根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