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瀕危物種的新聞從未停歇。在此,我們更新近期報道的一些“滅絕倒計時”故事
一項拯救蝙蝠的計劃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於5月17日釋出了一項國家計劃,以對抗導致蝙蝠死亡的白鼻綜合症 (WNS)。正如我們之前多次報道的那樣,導致WNS的真菌現已蔓延到18個州和加拿大四個省份,自2006年首次發現以來,已導致數百萬只蝙蝠死亡。新計劃包括以下目標:溝通關於WNS的資訊、研究真菌、追蹤其傳播並保護受影響的蝙蝠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項計劃是完美的嗎?可能不是。在一份宣告中,生物多樣性中心的Mollie Matteson稱其“含糊不清,最終缺乏足夠的雄心來應對這場野生動物災難的規模。”
但至少這是一個開始。
88%的死亡率
國際鳥盟報告稱,從3月16日南丁格爾島附近的石油洩漏中救出的北部跳巖企鵝 (Eudyptes moseleyi) 中,有88%已經死亡。根據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的官方網站,共有3,718只跳巖企鵝被救出並送往南丁格爾島和不可接近島的康復中心。最初的統計估計有20,000只鳥類被捲入洩漏事件。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企鵝死於海上。
大多數在洩漏事件中倖存下來的企鵝此後已遷徙到它們的冬季覓食地。截至5月9日,仍有420只鳥類留在島上的康復中心,它們的羽毛仍然受損嚴重,無法保護它們免受寒冷的南大西洋海水的侵襲。
“太稀有以至於無法拯救?” 別急
我們最近報道了一個由澳大利亞數學家開發的有爭議的演算法,該演算法認為,對於一些種群數量低於5,000個體的物種來說,拯救它們可能不值得付出努力。但是,一項新研究(發表在6月號的《生態學與進化趨勢》雜誌上)表明,計算動物數量遠不如解決威脅該物種的危險重要。例如,該研究表明,阻止在猩猩棲息地進行伐木比增加它們的數量更重要。“如果我們能夠消除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即使是相對較小的種群也可能在長期內具有生存能力,”英國杜倫大學的合著者菲利普·斯蒂芬斯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
禿鷲的希望?
獸藥雙氯芬酸在過去20年中殺死了亞洲99.9%的禿鷲,因為這些猛禽吃了用這種藥物治療過的死家畜。但現在,對於極度瀕危的鳥類來說,出現了一線希望。一項新研究發現,儘管仍然有太多禿鷲死於雙氯芬酸中毒——儘管幾年前在印度已被停用,但它仍被廣泛使用——但接受該藥物治療的動物數量已減少了一半。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在2007年和2008年測試了4,500具牛和水牛屍體,結果發現只有5.6%的樣本中含有雙氯芬酸,低於2004-06年的10%至11%。(我們將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該藥物的使用量在本十年最後幾年是否繼續下降。)
布蘭森退縮
理查德·布蘭森爵士上個月因其將馬達加斯加受威脅的環尾狐猴 (Lemur catta) 引入他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私人島嶼的計劃而備受指責。好吧,布蘭森聽取了批評者的意見,儘管他仍然會將狐猴送到蚊子島,但它們將被安置在大型圍欄中,直到更好地瞭解它們對島嶼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
照片:患有白鼻綜合症的小棕蝠,紐約州。攝影:Al Hicks,紐約州環保部,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