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兩個月前,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都屏息凝神,等待了解一隻100歲的雌性長江巨型軟殼龜(Rafetus swinhoei),作為該性別的最後一隻,是否會在人工授精後最終產下可育的卵,從而拯救其物種免於滅絕。
很遺憾地說,這些希望至少暫時破滅了。“龜類生存聯盟”本週報告稱,這隻百歲老龜確實產下了89枚卵,但全部都是未受精卵。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項任務已經結束。預計這隻雌龜今年還會再產一到兩窩卵。他們會在那之前再次嘗試為她授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不過,首先,研究人員需要更多地瞭解軟殼龜的繁殖。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在這裡就像盲人摸象,”龜類生存聯盟(TSA)主席裡克·哈德遜說。“我們有點像在摸著石頭過河。”
您看,龜的繁殖不像“將 A 片插入 B 槽”那麼簡單。它相當複雜,涉及的器官比人類所見的要複雜得多。“雄性軟殼龜擁有我們所知的最複雜的生殖器官之一,”哈德遜說。“這是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附屬物,有多個觸角,而且它只是一個巨大、可怕的東西。它之所以是這樣是有原因的。所有這些附屬物以及從它們身上脫落的東西都必須以某種方式適應雌性軟殼龜的解剖結構。而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有關雄龜性器官的更多資訊,請檢視 SciAm 部落格上的四足動物學。)
為了更好地觀察,TSA 的生殖專家傑拉爾德·庫奇林一直在研究其他物種的雌性軟殼龜。“你用水或空氣填充洩殖腔。然後你可以用內窺鏡進去看看,”哈德遜解釋說。“你可以看到內部解剖結構是什麼樣的。希望透過這樣做,你可以更好地確定下次人工授精時可能想要將精液導向哪裡。”他說,他們到目前為止學到的資訊應該有助於他們下次嘗試為雌龜授精。
另一個巨大的挑戰是弄清楚等式的另一端:如何處理、運輸、儲存、冷凍和復原龜的精液。他們使用的雄龜也大約有 100 歲了,所以正如 Monty Python 所說,每個精子都是神聖的。弄清楚如何儲存精液不僅有助於未來的授精嘗試,而且還有助於為未來儲存遺傳物質。哈德遜說,他們還在澳大利亞對圈養的軟殼龜進行相關試驗。
僅剩下四隻長江巨型軟殼龜:中國有一雄一雌,越南有兩隻雄性。我們仍然希望聽到小腳蹼拍打水面的聲音,但目前等待遊戲仍在繼續。
圖片:呂順清/野生動物保護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