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僅剩一處老虎安全棲息地

反盜獵行動幫助泰國懷卡肯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老虎數量增長近兩倍

tiger thailand

圖片來源:泰國政府/WCS 泰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泰國野生老虎終於迎來了一些好訊息。部署在懷卡肯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相機陷阱顯示,其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的數量已從約35只的低點增加到90只。根據本月發表在《保護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裡現在是整個東南亞唯一一個老虎數量實際增長的地區。

2010年,印度支那虎亞種的整個野生種群估計僅有350只。該亞種也分佈在寮國、緬甸、柬埔寨和越南。它可能仍然存在於中國,也可能已經消失。

該研究將種群數量的增長歸功於2006年在懷卡肯實施的強力反盜獵行動。武裝警衛定期在保護區巡邏,不僅保護老虎,還保護大型貓科動物捕食的動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獵物數量也已反彈,這就是我們在本研究期間的末期看到幼崽數量增加和繁殖的原因,”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印度專案主任,同時也是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烏拉斯·卡蘭斯說。

卡蘭斯說,懷卡肯的老虎種群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被稱為動物的“源”種群,可以擴散到該物種更廣闊的範圍內。“這些地區有充足的獵物和保護措施,可以進行一些繁殖,併為更廣闊的空曠森林的擴散和定殖提供少量盈餘,”他說,並補充說,該保護區現在可能擁有“印度大陸以外最大的老虎源種群”。

十年的保護工作顯然已經取得了回報,並開始產生紅利,因為過去幾年出生的老虎已經成熟,並有機會繁殖。“我們目前正在分析這項研究之後收集的老虎資料,但很明顯,我們的陷阱捕捉到了更多老虎和更多幼崽,這表明基於所有良好的工作,種群數量開始起飛,”卡蘭斯說。

當然,泰國老虎的處境並非完全樂觀。盜獵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在受保護的保護區內。從盜獵者手中追回的老虎皮和身體部位被確認為一隻雌性老虎,這要歸功於相機陷阱照片和她獨特的毛皮圖案,已知她曾居住在懷卡肯。她的兩隻幼崽是否在失去母親後倖存下來仍然未知。

與此同時,泰國擁有蓬勃發展的商業老虎養殖業,為殘忍和不人道的旅遊景點提供支援,例如臭名昭著的虎廟,該廟宇本身飼養的大型貓科動物比懷卡肯整個野生種群還要多。根據記者莎倫·蓋紐普上個月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的一項調查,該設施的動物也與老虎骨骼和其他身體部位的黑市交易有關。由於猖獗的近親繁殖和糟糕的飼養管理,來自該行業的老虎對於保護工作毫無用處。商業行業創造的商業需求也給野生老虎帶來了壓力,因為用野生動物製成的產品在亞洲文化中更受重視

儘管如此,對於泰國和整個東南亞處境艱難的大型貓科動物來說,這個保護區的種群仍然是一個罕見的亮點。卡蘭斯說,他預計懷卡肯的老虎數量將繼續增長,並在未來10到15年內達到棲息地的承載能力,只要保護措施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然而,老虎的更廣泛故事仍然黯淡。“我總是歡迎關於老虎的好訊息,因為它太罕見了,”野生動物調查員 J.A. 米爾斯,《老虎的血統》的作者說。她補充說,“基於這樣的報告,我對野生老虎保持謹慎樂觀。對我來說,關鍵的啟示是‘這是東南亞唯一一個老虎數量被證實正在增加的地點。’這很可怕。”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