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乍一看(甚至再看第二眼),你可能不會認為老虎和奇異鳥有很多共同之處。孟加拉虎 (Panthera tigris tigris) 生活在印度和周邊國家,這些捕食者的體重可以超過 220 公斤。小斑奇異鳥 (Apteryx owenii) 僅生活在紐西蘭,這些不會飛的鳥類體重不到兩公斤。但是,雖然從外表上看,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鳥類看起來不太相似,但新的研究表明,老虎和奇異鳥實際上都患有相同的內部問題:遺傳多樣性低。
這一訊息來自 5 月 15 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發表的兩篇論文:"人口喪失、遺傳結構以及對印度虎的保護意義",作者來自班加羅爾國家生物科學中心和威爾士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及 "一個世紀保護的遺傳後果:連續創始人事件和小斑奇異鳥的生存",作者來自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紐西蘭保護部和蒙大拿大學米蘇拉分校的研究人員。
讓我們從老虎開始說起。研究人員檢查了倫敦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老虎皮和身體,該博物館收藏了英國統治印度次大陸時期(1858-1947 年)被殺害的孟加拉虎。研究小組從這些遺骸中提取了 DNA,然後將其與當今老虎的基因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博物館樣本中 93% 的歷史線粒體 DNA 變異不再存在於現代種群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Mike Bruford,卡迪夫生物科學學院教授,也是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他告訴 BBC 新聞,英國統治時期的過度捕獵對孟加拉虎的基因造成了第一次打擊,而現代棲息地碎片化使偏遠地區的老虎種群無法混合,這使得情況更加惡化。他對 BBC 說:“這很重要,因為老虎和所有其他物種一樣,需要遺傳多樣性才能生存,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因此需要妥善管理剩餘的多樣性,以防止印度虎近親繁殖,並保持其適應能力。”儘管孟加拉虎是現存六個老虎亞種中數量最多的亞種,估計數量約為 2,000 只,而野生老虎總數估計為 3,200 只,但 Bruford 警告說,僅僅計算老虎的數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允許各種分散的種群混合和雜交,以維持其遺傳健康。
在紐西蘭,距離印度數千公里的小斑奇異鳥也有類似的問題,儘管其起源不同。像所有奇異鳥物種一樣,小斑奇異鳥在 19 世紀幾乎被消滅殆盡,當時歐洲殖民者將狗、貓、白鼬(一種黃鼠狼)和其他捕食者帶到了島嶼上。該特定物種的最後五隻鳥在 1912 年被捕獲並轉移到無捕食者的卡皮蒂島。今天活著的所有約 1,200 只小斑奇異鳥都是這五隻鳥的後代。
微小的創始種群意味著一個世紀前的交配只能在兄弟姐妹之間進行。首席研究員、維多利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Kristina Ramstad 告訴 《多米尼郵報》,今天的鳥類非常相似,幾乎就像克隆體一樣。儘管這些鳥類仍然受到保護,並且可能是五種奇異鳥物種中受威脅最小的,但她警告說:“如果合適的疾病來襲,可能會殺死它們。沒有辦法對抗它。”
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孟加拉虎和小斑奇異鳥的遺傳基因都有限。這些新的研究表明,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鳥類的問題比以前理解的更嚴重,並說明了當保護主義者在面對迅速縮減的種群時,為保持物種生存而面臨的挑戰。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圖片:孟加拉虎,作者:Allan Hopkins。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小斑奇異鳥繪畫,作者:R.H. Porter,約 1876 年。公共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