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劍羚 (Addax nasomaculatus) 的末日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今天報告稱,對尼日劍羚棲息地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發現,野外僅剩下三隻這種極度瀕危的羚羊。最後這些動物是在 700 公里的地面搜尋後被發現的,它們擠在一起,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描述為“非常緊張”的群體。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無法確認他們是否能夠觀察到這三隻羚羊的性別。他們也拒絕評論是否認為可能還有更多他們未能統計到的劍羚。本次調查結合了地面和空中搜索,並使用了紅外攝像機和其他技術來觀察動物,因此他們遺漏很多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然而,該組織非常清楚近期數量下降的原因,明確指責受僱保護中國石油公司在尼日石油設施計程車兵進行偷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表示,在 2011 年利比亞崩潰後,劍羚棲息地和周邊地區成為毒品走私、武器販運、政治叛亂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溫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對沙漠中正在發生的這場野生動物災難深感擔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羚羊專家組主席戴夫·馬隆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個物種根本無法應對當前程度的干擾和非法殺戮。如果不在各個層面採取緊急協調行動,我們將很快目睹它的滅絕。”
撒哈拉保護基金會的托馬斯·拉貝伊爾補充說,在該地區有商業利益的公司,特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應與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合作,為劍羚保護做出貢獻。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呼籲進一步努力監測和保護野外劍羚,以及採取廣泛的其他保護行動,包括用圈養繁殖的動物重建野生種群。數千只這種動物生活在動物園、自然保護區以及非洲、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繁殖計劃的圈養或半野生條件下。在德克薩斯州的私人牧場中可以找到數百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那裡它們是合法狩獵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劍羚落入如此糟糕境地的原因。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