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摸摸的兩招:青蛙如何戰勝致命真菌

兩種澳大利亞樹蛙仍在死於壺菌病,但它們具有使其能夠長期生存的優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幾年前,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嘯聲樹蛙 (Litoria verreauxii verreauxii) 來說,情況看起來非常糟糕。致命的壺菌病,即兩棲動物壺菌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在過去的四十年裡,這種真菌已經肆虐兩棲動物種群,並導致了數十種物種滅絕,給這些青蛙帶來了沉重打擊,幾乎在其大部分分佈範圍內將其消滅,只留下了一些微小的孤立種群。

它們並非孤軍奮戰:在 20 世紀 80 年代,壺菌幾乎消滅了該地區的其他四種青蛙。

但現在,幾十年後,嘯聲樹蛙又回來了。根據發表在《生物保護》雜誌上的兩篇新論文,該物種已重新定居在之前被根除的 39 個地點,並且正在大量繁殖。同樣,一種極其稀有的相關亞種,即高山樹蛙 (L. v. alpine) 的情況也比預期的要好,儘管其分佈範圍仍然非常狹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如此多其他物種失敗時,是什麼使這兩個相關的群體能夠生存下來?嘯聲樹蛙的答案尚不完全清楚。作者發現了幾隻感染或死亡的青蛙,但沒有之前的調查顯示的那麼多。研究人員推測,要麼是這種兩棲動物已經略有進化,獲得了一些保護能力,要麼是幼年時期倖存下來並對真菌產生免疫力的個體。這些青蛙的棲息地肯定比其他一些物種更好,有大量的植物和木質碎片來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的侵害,因為它們重新擴充套件到以前的領地。Bd 真菌最初殺死了太多青蛙,也可能導致攜帶和感染更多青蛙的數量不足。

至於高山樹蛙,Bd 真菌繼續造成嚴重損失,尤其是在較老的世代中。調查發現,幾乎沒有高山蛙能活過兩歲。但事實證明,兩年內可以進行大量繁殖。即使很少有高山樹蛙能活到三歲生日,它們至少經歷了一個繁殖季節,併成功地用新一代取代了自己。研究人員發現,這足以穩定它們的種群數量。

高山樹蛙也受益於它們的棲息地,尤其是在蝌蚪階段。它們森林棲息地中的水溫範圍為 24 至 35 攝氏度。與此同時,壺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 17 至 23 攝氏度之間,並且無法在 28 攝氏度以上生存。事實證明,溫度是它們的朋友,至少在它們成年並返回到更涼爽的溼地之前是這樣,在那裡,壺菌最終控制了它們。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這兩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本·謝勒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表示,如果我們也拯救它們的棲息地,我們就可以從壺菌病中拯救一些青蛙。至於其他一些沒有這種條件的物種,他說,“我們將不得不在圈養條件下繁殖它們,或者將它們轉移到可以幫助擺脫真菌的環境中。” 還有一些其他物種可能需要在野外進行更密集的努力:“我們還可以加深池塘並注滿水,防止它們在乾旱期間乾涸並殺死蝌蚪。”

但就目前而言,我們至少有兩種青蛙似乎不再需要這些額外的步驟。在對抗壺菌病和滅絕的戰爭中,這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它為世界各地的其他兩棲動物物種提供了一點希望。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