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國家荒野研究所已不復存在。其網站已消失,電話號碼已被斷開,創始人已轉而擔任保守派傳統基金會的高階顧問。但是,這個組織(部分成立目的是試圖廢除《瀕危物種法案》)的遺留影響仍然存在。早在1997年,國家荒野研究所就向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請願,要求將夏威夷鷹,或稱'io(Buteo solitarius),從《瀕危物種法案》(ESA)中移除。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最終於上週推進了該提案,就擬議的除名徵求公眾意見。
夏威夷鷹於1967年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距離最初的《瀕危物種保護法案》(現行《瀕危物種法案》的前身,於1973年透過)透過不到六個月。'io是夏威夷唯一的本土鷹類物種,曾經生活在該群島的六個島嶼上。今天,它只能在夏威夷島(又名大島)上找到。其數量最初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似乎與波利尼西亞人在夏威夷的定居有關。
法律保護和超過40年的恢復努力似乎幫助了夏威夷鷹。1967年,該物種的數量估計僅為幾百只,分佈範圍非常有限。今天,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估計其數量接近3,000只——這個數字自1998年以來似乎一直保持穩定。隨著種群數量的增長,鷹也重新遍佈該島,現在分佈在大島近60%的地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此期間,我們也對這種鷹有了更多的瞭解。1967年,科學家認為這種鳥只在原始的本土棲息地築巢。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研究表明,這種鷹可以使用更廣泛的棲息地;在非本土植被中築巢的成功率為65%,而在本土植被中築巢的成功率為77%。到1984年物種恢復計劃釋出時,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建議,2,000只鳥的數量就足以考慮將該物種從“瀕危”降級為“受威脅”,並寫道,由於夏威夷鷹“繁殖成功率高,捕食和人為干擾水平相對較低,並且沒有影響'io的環境汙染物,種群狀況似乎比以前認為的更安全。”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本身於1993年首次提議將這種鷹重新歸類為“受威脅”,這引發了為期數年的會議、人口統計研究和審查。1997年,一個為研究這種可能性而成立的工作組將問題反饋給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稱簡單的種群數量不足以重新評估該物種的狀況,並建議還應考慮趨勢和其他威脅。
國家荒野研究所大約在這個時候提交了將這種鷹除名的請願書,但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拒絕在十年多的時間裡對該請願書採取行動,稱其他物種比該機構稀缺的資源更重要。
然後,在2009年,該機構正式提議不僅重新分類,而且將夏威夷鷹從瀕危物種名單中移除。該提案啟動了公眾評議期,這是《瀕危物種法案》下的正常程式。這些意見產生了新的資訊,根據2月12日在《聯邦公報》(pdf)上提交的檔案,這些資訊“顯示了由於城市化和非本土植物物種入侵造成的棲息地負面趨勢”,但也指出了幾個正在進行的造林專案將使這種鷹受益。該提案在調查公眾評議期收到的資料期間被撤回。
現在,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再次提議將這種鷹除名,並啟動了新的公眾評議期,截止日期為4月14日。該機構正在尋求關於這種鷹以及其恢復或威脅的任何額外資訊,包括鳥類的生態、種群趨勢以及土地管理實踐的正面或負面影響。
但是《西夏威夷今日報》發現,許多夏威夷人認為不應將'io除名。一家動物庇護所的所有者告訴該報,人們仍在射殺這種鳥類——她最近救治了兩隻被BB槍擊中的鷹——並且它們的棲息地繼續縮小。其他人說,他們看到這種鳥的次數比10或20年前少了。在夏威夷文化中,鷹被視為皇室的象徵。
即使這種鷹被除名,它仍將受到《候鳥條約法案》(一項1918年的聯邦法律,保護約800個物種)的保護。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還將制定一項除名後監測計劃,該計劃將持續至少五年,以調查種群並確保不會出現新的威脅。(畢竟,夏威夷是世界滅絕之都。)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很難說。這場傳奇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夏威夷鷹的受保護地位已經超過了試圖將其除名的組織的壽命。希望它也能在未來出現的任何額外威脅中倖存下來。
照片由 Pat McGrath 透過Flickr提供。根據 Creative Commons 許可使用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