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沒有鳥類比巴釐八哥更美麗。不幸的是,它們也變得非常稀有。
物種名稱: 巴釐八哥 (Leucopsar rothschildi),又名羅斯柴爾德氏八哥、巴釐椋鳥或巴釐語Jalak Bali
發現地: 巴厘島,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島嶼省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IUCN紅色名錄狀態:極危,估計野生種群可能少於50只成年鳥類。另有約1,000只生活在圈養環境中。
主要威脅: 非法寵物貿易。種群數量可能在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很低,但偷獵行為在1990年將野生種群數量降至約15只。圈養繁殖使數量略有增加,但持續的偷獵導致數量在2001年降至歷史最低點,僅為6只。此後數量略有回升,鳥類也在野外繁殖,但它們仍然被捕獲和非法出售。它們還面臨潛在風險,例如遺傳多樣性低和疾病。
著名的保護專案: 努沙伯尼達島上的巴釐椋鳥保護專案,該專案本月慶祝了四隻健康雛鳥的誕生。
您可以在這段影片中聽到巴釐八哥動聽的鳴叫聲,該影片於2010年在巴釐巴拉特國家公園拍攝
照片由Rumplestiltskin1 透過Flickr提供。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