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蝸牛幫助拯救瀕危物種

一隻偷偷溜進大學實驗室的微小(且飢餓的)奇特南戈卵形琥珀蝸牛揭示了一個極度瀕危物種的隱藏真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隻剛剛幫助其物種免於滅絕的微小蝸牛,一開始本不應該在那裡。

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學院的研究人員並不需要實驗室裡的那隻小蝸牛。他們的設施中已經有十隻極度瀕危的奇特南戈卵形琥珀蝸牛(Novisuccinea chittenangoensis)。這已經是他們在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的特別許可下被允許採集的全部數量。當時,僅剩下約 340 只 COAS 蝸牛(它們的縮寫)生活在野外唯一的棲息地,即紐約州卡澤諾維亞奇特南戈瀑布旁約 140 平方米的區域。將更多的蝸牛帶入實驗室可能會進一步威脅該物種。2006 年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後,它們中的一半已經死亡。

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過去幾年裡一直試圖弄清楚如何在圈養條件下繁殖 COAS,以增加野生種群數量,這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試驗和錯誤。第一步是在實驗室環境中複製它們的野生棲息地。“這很棘手,”負責該專案的 Rebecca J. Rundell 說。他們必須模擬蝸牛在 167 英尺瀑布下的水霧中會經歷的相同溫度、溼度和光照。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旦他們完成了這項工作,研究人員就需要為他們帶入圈養環境的任何蝸牛提供食物。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沒有人知道 COAS 吃什麼。

研究生科迪·吉爾伯森在一種相關的蝸牛物種上嘗試了幾種潛在的飲食,直到她的團隊找到了一種似乎適用於 COAS 的飲食。有了這些資訊和食物,他們最終從野外帶回了一些瀕危蝸牛。

蝸牛最初吃了東西,但在團隊提供的任何食物上都沒有茁壯成長。“它們停止活動,不再進食,”吉爾伯森說。“最終我在任何事情發生之前放了它們。”

團隊再次嘗試了另一批蝸牛。吉爾伯森繼續從瀑布周圍採集不同種類的植被,看看它們會吃什麼。有一天,她帶回的葉子中含有一些額外的、意想不到的東西。

“一隻大約 4 毫米大小的偷渡蝸牛隨著植被進來了,”她說。“這就是這一切的由來。”

吉爾伯森獲得 FWS 的許可,將這隻額外孵化的小蝸牛留在實驗室,並開始每天觀察它。她給它提供了不同的食物,看看什麼可能有效。“最終我找到了枯死的櫻桃葉,”她說。

這招奏效了。“它非常喜歡陰涼處的葉子。”與在陽光下生長的葉子(具有蠟質、堅硬的外層,會減緩腐爛)不同,陰涼處生長的葉子更容易被蝸牛食用。這隻小蝸牛津津有味地吃著,直到只剩下葉子的脈絡。

“我一直餵它櫻桃葉,它開始快速生長,”吉爾伯森說。“它的殼看起來很漂亮,它正常生長,而且看起來有光澤和活力。由此,我真的可以為其他成年蝸牛提供更好的飲食。”這隻小蝸牛茁壯成長,最終長到 21 毫米大小。

今年春天,吉爾伯森又帶回了兩隻蝸牛。“它們立即交配,並食用了我為那隻幼蝸牛提供的食物,”她報告說。

不久,這些蝸牛變成了“造娃機器”。到六月份,實驗室已經孵化了 600 多隻小蝸牛,幾乎是該物種總數的兩倍。上個月,他們將其中 200 只放回了奇特南戈瀑布。他們現在將監測放生的 COAS——其中一些足夠大,可以用其他研究人員用來追蹤蜜蜂的同類標籤進行標記——同時繼續進行實驗室繁殖。“我們將繼續在實驗室中繁殖它們並釋放成年蝸牛,然後飼養幼蝸牛,然後在明年帶回更多的成年蝸牛,”吉爾伯森說。“我們正在以這種方式保持對遺傳多樣性的管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 COAS 完全擺脫了困境。Rundell 指出,微小的棲息地本身仍然面臨著一些當前和潛在的威脅。入侵的白薇植物已經到來,扼殺了本地植被。公園的遊客爬過障礙物觀看瀑布,可能會踩到腳下的蝸牛。氣候變化可能會使瀑布本身乾涸。“如果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重新引入小蝸牛,那麼我們最終就失敗了,”她說。

幸運的是,COAS 放生的訊息已經引起了當地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群的興奮。“看到普通人會對一隻小小的蝸牛產生興趣,這真是令人耳目一新,”Rundell 說。“關於這個物種的訊息已經傳播開來,該地區的人們對它越來越好奇,併為之感到驕傲。當地人民越關心他們自己的物種,即使是最小的物種,我們國家和世界各地的荒野就會變得越好。”

吉爾伯森說,他們迄今為止的成功令人興奮,他們希望將其應用於其他種群數量極其有限的物種。她還希望這個訊息能激勵其他人。“現在沒有太多積極的訊息,”她說。“為其他保護工作帶來一線希望真是太好了。這是可以做到的。”

圖片來源:科迪·吉爾伯森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