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境內樹懶熊已被證實滅絕

一項評估孟加拉國野生動物健康狀況的大型專案證實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長期以來的懷疑,即樹懶熊在該國已不復存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項評估孟加拉國野生動物健康狀況的大型專案證實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長期以來的懷疑,即樹懶熊在該國已不復存在。

樹懶熊 (Melursus ursinus) 曾經遍佈印度、尼泊爾、不丹和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島國上生活著一個獨立的亞種。)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過度捕獵導致這種細長、蓬鬆、白鼻子的物種的所有種群在 19 世紀末崩潰。1947 年印度獨立後的森林砍伐進一步損害了動物的棲息地,並使所有剩餘的樹懶熊種群支離破碎,彼此隔離。偷獵仍然是對熊的威脅,捕捉幼崽也是如此,幼崽被迫“跳舞”以充當街頭表演者。(它們並不是真的跳舞;它們被殘害並被迫隨著音樂來回搖擺,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大多數動物都無法倖存下來)。

狩獵和棲息地喪失也導致熊在孟加拉國消失。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樹懶熊保護計劃(pdf)在 1999 年釋出的資訊,最後一次在孟加拉國中部看到樹懶熊是在 1970 年代初期。當時,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懷疑,最後幾隻熊仍然生活在該國最偏遠的東部森林中,那是最後一個被砍伐森林的地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更新孟加拉國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專案的首次會議上給出的一份簡報表明,這些希望現在已經破滅。專案負責人穆罕默德·沙希德·馬哈布卜·喬杜裡說:“我們確信”該物種在孟加拉國已經滅絕。紅色名錄專案最終旨在評估 1700 個物種,該專案由世界銀行資助,由 IUCN 和孟加拉國森林部門進行。

樹懶熊在其剩餘的棲息地中確實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但棲息地喪失、與人類的衝突和偷獵仍然威脅著它們在整個分佈範圍內的生存。IUCN 估計,在過去 30 年中,樹懶熊種群數量下降了 30% 至 49%,並預計這種下降趨勢將繼續下去。不幸的是,由於該物種的分佈分散,關於其種群和總體健康狀況的可靠資訊仍然難以收集。在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保護仍然存在的樹懶熊將繼續是一項挑戰。

照片:Marieke IJsendoorn-Kuijpers 透過 Flickr。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