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據倫敦動物學會 (ZSL) 報告,在消失 65 年後,神秘的霍頓平原細長懶猴 (Loris tardigradus nycticeboides) 首次被拍攝到。
這種小型靈長類動物似乎在 1939 年就已經滅絕,當時其在斯里蘭卡的森林棲息地被砍伐殆盡,用於建立茶園。2002 年的一次偶然相遇促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探險,以尋找這種動物,經過在 120 個森林區域進行的近 1000 次夜間調查,研究人員發現,懶猴確實仍然存活。該團隊不僅首次拍攝到這種動物(懶猴亞種),還捕捉到了三隻,並進行了測量。(順便說一句,它們只有 20 釐米長。)
總之,這是個好訊息。壞訊息是霍頓平原細長懶猴仍然非常稀有。研究人員擔心可能只剩下 100 只左右的這種動物,這將使其成為最瀕危的五種靈長類動物之一。他們還表示,數量可能低至 60 只——這確實會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重大新聞。
ZSL 保護生物學家克雷格·特納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一重新發現‘增進了我們對該物種的瞭解,但我們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保護和恢復該物種仍然存在的剩餘山地森林上’。”“目前,這僅佔斯里蘭卡陸地面積的不到 1%。”
該團隊在斯里蘭卡的工作尚未完成。他們正在研究斯里蘭卡的所有懶猴物種,以確定它們的需求以及它們面臨的威脅。
圖片:© C. Mahanayakage,由倫敦動物學會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