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中國開放了犀牛角和虎身體部件的兩個合法市場,此舉震驚並激怒了許多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根據中國的新規定,該規定推翻了25年前的禁令,農場飼養的老虎和犀牛“產品”可以被批准用於醫學研究或由醫院的認可醫生使用,儘管這些身體部件沒有已知的藥用價值。中國還批准了對古董虎和犀牛產品的有限貿易。
中國並沒有為所有這些產品的貿易敞開大門,事實上,禁止了所有其他犀牛和老虎部件的銷售。公告稱,這兩個新的合法市場將受到高度監管和控制,並補充說,非法物品將被沒收。中國還禁止出售目前個人收藏中的任何老虎或犀牛產品。
儘管如此,環保組織表示,這一變化實際上將產生對所有老虎和犀牛產品的額外消費者需求。“環境調查署”稱新規是“一項厚顏無恥且倒退的舉動,嚴重破壞了國際上為保護老虎和犀牛所做的努力”,同時刺激了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老虎養殖業。數千只老虎生活在該國眾多的繁殖設施中,在那裡它們最終經常被屠宰,以獲取肉、皮、虎骨酒或其他產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犀牛產品目前還沒有可比的市場,但有證據表明努力將犀牛進口到中國用於類似的繁殖和分銷。
雖然有些人認為使用圈養動物有助於減輕野生物種的壓力,但農場飼養和古董動物產品的市場經常被用來“洗白”偷獵的動物。與此同時,允許銷售某些產品而禁止其他產品的雙重法律體系也使貿易法的執行更加困難,因為幾乎不可能在視覺上區分來自農場和野生動物的部件。大象象牙的情況尤其如此。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瑪格麗特·金奈爾德在新聞稿中說:“中國國內象牙貿易的經驗清楚地表明,試圖控制象牙的平行合法和非法市場存在困難。”
據報道,許多其他物種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尤其是那些用於傳統醫學的物種,傳統醫學認為野生動物比農場飼養的動物具有更高的效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其他組織呼籲中國關閉其老虎養殖場,但在新市場面前,這似乎越來越不可能。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The Revelator,於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