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海豹保護新工具:雪鏟

人類可以幫助補充塞馬環斑海豹融化的雪穴,這些雪穴正因氣候變化而消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於一個極度瀕危的物種來說,每一個新生幼崽都很重要。

以塞馬環斑海豹(Pusa hispida saimensis)為例。這種稀有的、陸地封閉的鰭足類動物在以它們命名的芬蘭湖中僅存約 300 只。海豹仍在繁殖,保護工作幫助略微提高了種群數量,但這並非易事。根據最近發表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近親繁殖和缺乏冰層導致近年來估計有 70% 的幼崽死亡率。

與許多其他北極物種一樣,海豹依賴冰雪進行繁殖、哺乳幼崽和換毛。然而,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冰雪供應短缺。正如作者在論文中寫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塞馬湖近期溫和的冬季削弱了冰雪條件,沒有巢穴的庇護,幼崽更容易受到熱應激和捕食。此外,雌性-幼崽對更容易暴露於人為干擾,哺乳中斷可能會減少幼崽獲得的能量。

所有這些都導致了幼崽生長緩慢和死亡率增加。如果這種情況沒有改變,海豹將根本無法恢復。

人類可以提供幫助嗎?一篇新論文的作者之一表示,這是有可能的——只需稍加努力。

作為她在芬蘭東部大學博士論文的一部分,米娜·奧蒂拉探索了透過收集附近的雪並將雪鏟入人工雪堆來補充這些雪穴的想法。

這經歷了一些試驗和錯誤。“在第一年的研究中,我們認為使用推雪器堆積雪堆會像風一樣改變雪的結構,”她說。雪堆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雌性海豹搬進去築巢,但雪堆比天然的風吹雪堆更早坍塌。

在那之後,他們嘗試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壓實雪。最佳解決方案被證明是最簡單的。他們只是在上面走動,直到它被壓縮到足夠穩定為止。

塞馬海豹傾向於年復一年地嘗試使用相同的巢穴地點,但新的雪堆被證明是消失或變得無法使用的地點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奧蒂拉報告說,在她從 2010 年到 2012 年的研究期間,海豹在 56% 的人工雪堆中築巢。

有了這一成功,人工雪堆作為一種保護工具的首次正式使用發生在 2014 年。它們已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總共,在塞馬環斑海豹的繁殖區周圍堆積了 240 個雪堆,就在海豹繁殖季節之前,當年出生的幼崽中超過 90% 是在人工雪堆中出生的,”奧蒂拉說。

這僅僅是個開始。今年建造了更多的雪堆,奧蒂拉說,這種方法可能會成為塞馬環斑海豹“保護工具包”的永久組成部分。她最近成為芬蘭機構 Metsähallitus 的一名保護生物學家,該機構管理著國有土地和水域,她正在那裡開展一項長期專案以保護海豹。她目前的任務之一是制定“一項計劃並組織實施人工雪堆,如果由於惡劣的雪況而需要它們的話。”

顯然,僅憑這一點不足以拯救海豹。發表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上的論文顯示,該物種仍然具有很高的幼崽和幼年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身體狀況和脂肪層水平在斷奶後不久下降。它們還面臨來自漁民的持續壓力,漁民捕撈並殺死了過多的幼年海豹。該論文建議縮短春季捕魚季節,屆時幼年海豹需要儘可能多地捕食獵物,以提高該物種的存活率。

面對氣候變化,這一切可能都不夠,但對於塞馬環斑海豹來說,這至少是一個開始。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塞馬環斑海豹照片由 Juha Taskinen 拍攝,透過 NOAA Fisheries。雪堆照片由 Mervi Kunnasranta 提供,由芬蘭東部大學友情提供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