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終於到了我可以報告關於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一些成功訊息的時候了,這是一種極危物種,原產於哈薩克和中亞附近的國家。 就在幾十年前,賽加羚羊的數量還數以百萬計。蘇聯解體後,在其分佈範圍內出現了不受控制的偷獵行為,95% 的動物因其肉和角而被屠殺,這些角被用於傳統中醫藥。 到 2010 年,也就是我第一次撰寫關於賽加羚羊的文章的那一年,總數量已降至估計的 81,000 只,分佈在五個孤立的種群中。
但 2010 年是賽加羚羊遭受災難性打擊的三年中的第一年。 那一年,12,000 只賽加羚羊在哈薩克死於巴氏桿菌病,這是一種影響肺部的感染。 一年後,又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死亡事件,這次奪走了 450 只動物的生命。 一年後,悲劇再次發生。 那一次,近 1,000 只賽加羚羊被發現死於巴氏桿菌病——儘管有些人實際上將此歸咎於最近在附近著陸的、搭載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返回的聯盟號飛船。
在經歷了三年致命的打擊後,我並沒有預料到本週的這份報告:哈薩克政府現在表示,該國賽加羚羊的數量已增加到 137,000 只,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哈薩克環境保護部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數量的增加歸功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和蒙古簽署了一項國際備忘錄,旨在保護賽加羚羊的棲息地並增加其數量。 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哈薩克已採取一些措施,以減少新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對賽加羚羊棲息地的影響。 這顯然有助於羚羊遷徙,並增加了它們在關鍵繁殖季節獲得食物和水的機會,這足以抵消三次大規模死亡事件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除了關於賽加羚羊數量的好訊息外,該部門還宣佈,它現在已為未來的保護工作和教育推廣活動預算了 1400 萬美元,以進一步保護該物種。 與此同時,諸如 賽加羚羊保護聯盟 等組織正在努力緩解該地區的貧困,這可能有助於進一步減少偷獵行為。 諸如 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等其他組織正在對賽加羚羊進行研究,併為管理和監測大型畜群開發新的範例。
我們目前還沒有關於其他國家賽加羚羊種群狀況的報告,也沒有關於這兩個賽加羚羊亞種的數量細分報告,但儘管如此,這對近年來遭受重創的極危物種來說,仍然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讓我們希望來年能傳來更多好訊息。
圖片:雪地中的哈薩克賽加羚羊,由A. Koshkin拍攝,透過 Zoi Environment Network。 在哈薩克,一隻新生賽加羚羊被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透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在新加坡市場上出售的賽加羚羊角,由Fincher Trist拍攝。 所有圖片均在 Creative Commons 許可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