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種罕見的鹿種,由老羅斯福總統的兒子們在 85 年前首次發現,已在越南被重新發現。在春蓮自然保護區收集到的羅斯福麂(又名羅斯福吠鹿,學名Muntiacus rooseveltorum)的相機陷阱影像和其他樣本是該物種在該國唯一的記錄,此前僅在附近的寮國為人所知。自 1929 年以來,科學家們再未在寮國或其他任何地方觀察到活鹿。
根據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的新聞稿,越南國家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在對該自然保護區其他鹿種進行多年研究期間,收集到了兩隻羅斯福麂的相機陷阱照片。他們還在森林中收集了糞便樣本,並在當地偷獵者家中收集了角和皮膚樣本。來自這些樣本的 DNA 已與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1929 年的頭骨進行了比較,證實了該物種的重新發現。
羅斯福麂有著有趣且備受爭議的歷史。最初的樣本是在寮國的一次探險中發現的,探險由小西奧多·羅斯福和克米特·羅斯福領導,他們成為首批射殺大熊貓的西方人一年後。這隻鹿實際上是由美國動物學家小哈羅德·傑斐遜·柯立芝收集的,他後來成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創始董事。幾十年來,科學家們沒有遇到其他樣本,這讓許多人猜測這隻鹿是否真的是一個獨立的物種,或者是否被誤認為是該地區生活的兩種相似物種。該物種的存在最終在1999 年得到證實,當時對幾年前在寮國收集的幾個新頭骨進行的 DNA 測試顯示,羅斯福麂確實是第三種麂類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篇關於重新發現的論文發表在Conservation Genetics二月刊上。正如作者所寫:“鑑於該物種的稀有性以及該地區日益嚴重的狩獵和棲息地喪失,進行實地研究以評估其種群狀況非常重要。此類資訊對於為這種高度難以捉摸和受威脅的分類單元設計保護計劃至關重要。”
IUCN 目前將羅斯福麂列為“資料不足”,因為它從未被活體研究過。也許這次重新發現最終會改變這種情況。
照片來源:春蓮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