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普通袋熊(Vombatus ursinus),顧名思義,在澳大利亞相當常見。事實上,這種本土的類獾哺乳動物經常被認為是害蟲。但是,由於廣泛分佈的物種很普遍,通常會被忽視。而對於V. ursinus 來說,新的研究警告說,如果澳大利亞人不開始關注,這種一米長的有袋動物可能很快就會陷入困境。
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溼地和河流中心的生物學家艾琳·羅傑一直在研究有多少袋熊在新南威爾士州(新南威爾士州)被汽車和卡車撞死。根據她的研究,每年至少有 3,000 只普通袋熊死於新南威爾士州的高速公路上。這佔普通袋熊總數的驚人的 13.6%。
“當然,這種死亡率(特別是與其他威脅結合)有可能無法持續,”羅傑說,她關於普通袋熊的研究正在等待發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羅傑在科希丘什科國家公園內一段 23 公里的高速公路上進行了為期五年的實地研究。她統計了 560 次穿越高速公路期間遇到的袋熊屍體數量,然後將資料外推到新南威爾士州高速公路系統中 8,000 公里的優質袋熊棲息地,同時考慮了道路交通和其他野生動物碰撞的資料等因素。
現在我們來討論真正的問題:如此大量的袋熊死亡對生態系統有什麼影響?目前,沒有人知道答案,也沒有人尋找答案,因為就目前而言,普通袋熊仍然名副其實。
“管理機構對‘常見物種’的態度非常放鬆,似乎沒有人認為袋熊的死亡值得關注,”羅傑說。“所有這些資金都投入到了瀕危物種上,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它沒有保護生態系統。我們正在忽視其他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
羅傑指出之前的研究(例如《生態學與進化趨勢》上的這篇論文)表明,常見物種對於健康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
至於袋熊在其自身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人真正確切地知道細節。“我們根本不知道,因為沒有資金用於監測或研究,”羅傑說。但在她的論文中,羅傑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作為挖掘洞穴的動物,能夠翻動大量土壤,普通袋熊可能在維持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透過影響土壤營養。它們作為生態系統工程師的作用的證據將有助於將普通袋熊牢固地置於保護議程之中。”
羅傑現在呼籲對袋熊在其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進行定量評估。希望這能在普通袋熊變得稀有之前發生,就像其極度瀕危的近親北部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一樣,後者的數量現在少於 120 只。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