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逝世,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

世界上最著名的犀牛去世了,留下兩隻年邁的雌性和我們世界的空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滅絕的面孔。

蘇丹,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於週一在肯亞的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去世。他享年 45 歲,僅留下兩隻雌性後代,分別是 27 歲的納金和 17 歲的法圖,但由於各自的健康問題,它們都不具備繁殖能力。

蘇丹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犀牛,它衰老的容顏曾登上世界各地的雜誌封面和報紙文章。在大多數照片中,他身邊都伴隨著持步槍的警衛,他們日夜站崗,以保護他和他的家人免受偷獵者的威脅,偷獵者繼續困擾著犀牛種群在其仍然生活的任何地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近,約會應用程式 Tinder 稱蘇丹為“世界上最理想的單身漢”,這是一項促銷活動,為奧爾佩傑塔的保護工作籌集了數千美元。

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執行長理查德·維涅在週一深夜的新聞稿中表示:“奧爾佩傑塔的所有人都對蘇丹的去世感到悲痛。他曾是其物種的偉大形象大使,並將因他為提高全球對不僅犀牛,還有因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而面臨滅絕的數千種其他物種的困境的認識所做的工作而被人們銘記。希望有一天,他的逝世將被視為全球環保主義者的一個開創性時刻。”

北方白犀牛走向滅絕的道路漫長而痛苦。這個亞種曾經在非洲中部的幾個國家漫遊,但在 20 世紀上半葉遭到大量偷獵,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犀牛角的猖獗需求,犀牛角被錯誤地與中國的傳統保健療法聯絡起來。

到 1997 年,野生北方白犀牛的數量已降至僅 25 頭,全部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加蘭巴國家公園。九年後,這一數量已降至僅四隻孤獨的動物。偷獵者因戰爭和衝突而膽大妄為,可能也抓到了它們。2007 年、2008 年和 2011 年的反覆搜尋未能找到任何它們倖存的證據。

但這還不是真正的結局。仍然有八隻年邁的、不育的北方白犀牛存活,全部生活在動物園中:兩隻在聖地亞哥野生動物園,六隻在捷克共和國的德武爾·克拉洛韋動物園。

2009 年,德武爾·克拉洛韋動物園的四隻犀牛被空運到肯亞的奧爾佩傑塔,人們希望在那裡感受到故鄉的陽光灑在背上,腳下踩著故鄉的土地,能夠激發它們的繁殖慾望,並將它們的物種從滅絕的邊緣拯救回來,或許可以透過與相關的南方白犀牛(C. s. simum)交配並繁殖出雜交後代。

回到非洲這個簡單的舉動幫助很大。這些動物剛到時“狀況非常糟糕”,但“在它們來到這裡的六個月內,它們的皮膚得到了改善,它們的腳趾甲得到了改善,動物的整個狀況都徹底改變了”,理查德·維涅 在 2014 年告訴我。“它們很快就變得半野生了。”

是的,確實有一些交配嘗試,但沒有懷孕。與此同時,聖地亞哥和德武爾·克拉洛韋動物園的最後幾隻圈養犀牛慢慢地因年老而去世,奧爾佩傑塔的四隻犀牛之一,一隻名叫蘇尼的雄性犀牛,也在 2014 年去世。

現在蘇丹也加入了死者的行列。很有可能,納金和法圖也不會落後太遠。

但這並不意味著奧爾佩傑塔或全球保護界已經放棄。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們收集了(現已去世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精子,並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嘗試從雌性犀牛身上提取卵子。希望有一天,這些遺傳物質可以用來將 受精卵植入 到另一種犀牛體內,從而 (重生) 北方白犀牛。

該計劃奏效的可能性,就像所有此類復活滅絕物種的嘗試一樣,仍然顯得渺茫,但至少它仍然存在。

因此,目前,最後兩隻雌性北方白犀牛仍然存在。現在,它們像之前的蘇丹一樣,是這個物種逐漸走向滅絕的面孔。

這篇文章 最初發表於 2018 年 3 月 20 日的 The Revelator

John R. Platt 是 The Revelator 的編輯。作為一位屢獲殊榮的環境記者,他的作品曾發表在《大眾科學》、《奧杜邦》、《主機板》和許多其他雜誌和出版物上。他的“滅絕倒計時”專欄自 2004 年以來一直持續刊登,報道了與 1,000 多種瀕危物種相關的新聞和科學。John 住在俄勒岡州波特蘭郊外,在那裡他發現自己被動物和漫畫家包圍。

更多作者: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