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2010年,南非的犀牛盜獵達到歷史最高水平,333頭動物因其珍貴的犀牛角而被殺害。這幾乎是2009年該國被殺犀牛數量(122頭)的三倍。
大多數被盜獵的犀牛是南方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作為數量最多的犀牛種類,它被認為是近危物種。但也有10頭極度瀕危的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喪生。
這種殺戮在新的一年裡並沒有減弱。截至1月11日,又有五頭犀牛被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過去一年中,大多數死亡事件發生在克魯格國家公園,該公園因盜獵損失了146頭犀牛。
由於黑市上犀牛角的高價使得犯罪團伙能夠使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犯罪,阻止盜獵變得越來越困難。盜獵者經常使用直升機在夜幕的掩護下飛入國家公園。他們攜帶夜視鏡和高功率步槍來追蹤和擊倒獵物,然後降落,砍下犀牛角,並在公園巡邏員逮捕他們之前再次飛走。據野生動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 International稱,單隻犀牛角可賣到7萬美元或更多,用於傳統亞洲醫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非洲犀牛專案經理約瑟夫·奧科裡在一份預先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在南非活動的犯罪集團組織嚴密,並使用先進技術。他們協調得非常好。這不是典型的盜獵。”
南非的公園巡邏員並非完全無助。路透社的一份報告稱,到目前為止,今年當局已經擊斃五名涉嫌盜獵者,並逮捕了另外七人。
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執行長莫恩·杜普萊西斯說:“更成功的定罪,加上適當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懲罰,將有力地證明南非政府致力於防止該國過去幾十年建立的卓越犀牛保護記錄蒙上陰影。”
但南非不能單獨完成這項工作。盜獵者經常透過與辛巴威和莫三比克等執法鬆懈的鄰國接壤的邊境進入該國及其克魯格國家公園。南非非政府組織“瀕危物種生存聯盟”希望在今年6月組織一次跨國犀牛保護會議。
圖片:克魯格國家公園的南方白犀牛,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