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盜獵:一場滅絕危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2010年,一頭名叫菲拉的雌性黑犀牛在兩次殘酷的襲擊中倖存下來。第一次襲擊中,偷獵者使用直升機襲擊了她居住在南非的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另有一頭犀牛在襲擊中喪生。菲拉身中兩槍逃脫。她很幸運,但她的磨難並未結束——幾個月後,偷獵者再次襲擊。這一次,內部人士洩露了安全boma(圍欄)的位置,她被安置在那裡以恢復傷勢。當偷獵者到達時,菲拉無處可逃。她身中七槍,包括頭部中了兩槍,但她運氣好,活了下來。今天她生活在動物園裡,棲息地受限,但生命安全。

一部新電影討論了菲拉的故事以及瞄準她的偷獵者。生物學家卡琳·邦達爾今天在SAPsiVid部落格中討論了紀錄片《拯救犀牛菲拉》。

那麼,為什麼這些偷獵者要如此費力地襲擊菲拉呢? 這歸結於她鼻子末端尖尖的角質腫塊。犀牛角在傳統亞洲醫學中備受重視,在那裡它被磨成粉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儘管犀牛角實際上沒有任何藥用價值。不幸的是,犀牛角對於那些願意為之殺戮的人來說具有很高的金錢價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日益嚴重的問題

在平靜了幾十年後,犀牛因其犀牛角而被盜獵和殺害的數量在大約五年前開始急劇攀升。在 20 世紀初,每年只有少數犀牛被殺。2009 年,南非有 122 頭犀牛因其犀牛角而被殺。一年後,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三倍,達到 333 頭。2011 年再次攀升,達到 448 頭。今年已經打破了這一記錄:截至 10 月 15 日,創紀錄的 455 頭犀牛已經在南非被殺。

儘管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但關於犀牛盜獵的最佳統計資料來自南非,那裡現在居住著世界上 80% 以上的犀牛,但其他國家也面臨類似的威脅。今年到目前為止,至少有 15 頭犀牛在印度被殺。 印度尼西亞最後剩下的約 35 頭爪哇犀牛受到持續的保護(但仍然受到威脅)。西方黑犀牛在 2000 年左右在喀麥隆被偷獵至滅絕,而越南的最後一頭犀牛(爪哇犀牛的一個亞種)在 2010 年被偷獵者殺害。

雖然大多數被盜獵的犀牛是南部白犀牛——五種犀牛中最多的物種——但所有物種都受到影響。對於某些犀牛來說,任何損失都可能影響其物種的整個未來。

毫無用處的療法

犀牛盜獵和犀牛角走私與大多數其他跨境犯罪不同。 槍支走私犯出售暴力和權力。 毒品走私犯兜售麻醉品。 性交易出售快樂和痛苦。 野味走私犯銷售來自更簡單時代的傳統食物。 然而,犀牛角走私者和供應商卻推銷空洞的承諾和庸醫。

可悲而簡單的事實是,犀牛角治不了任何病,因此每頭被殺的犀牛都是完全的浪費。 但這一事實並不能阻止需求:中國和東南亞財富的增加使犀牛角成為一種身份象徵,從而擴大了市場,使其不再僅僅用於治療發燒和其他疾病。 在越南,騙子最近開始將犀牛角作為癌症的療法或作為一種派對毒品來減輕酒精的影響進行銷售。 正如野生動物貿易組織 TRAFFIC International 的犀牛專家湯姆·米利肯在 8 月份所說,“越南對犀牛角需求的激增與滿足傳統醫學需求無關,而是為了向聚會狂歡者提供一種娛樂性藥物,或為了從垂死的癌症患者手中騙取現金,以換取永遠不會發生的奇蹟般的犀牛角療法。”

(我應該指出,儘管普遍流傳著神話,但犀牛角並非用作壯陽藥。)

這一切都導致犀牛角的價格一路飆升。 一些訊息來源稱,犀牛角一旦進入亞洲市場,價格可能高達一百萬美元。 隨著價格上漲,犀牛的賞金也隨之增加。

棘手的困境

國際法禁止擁有和銷售犀牛角,但執法仍然是一個問題。 國界漏洞百出,國際走私太容易了。 很少有偷獵者被逮捕,即使被捕,也很少有人因其罪行而被起訴。 當他們被判有罪時,處罰往往很輕,幾乎只是象徵性的懲罰。

與此同時,犀牛盜獵可能帶來的鉅額利潤使其更具誘惑力。 獸醫因提供麻醉藥來麻醉和固定犀牛以便於無聲襲擊而被捕;槍聲會引來守衛。 已知護林員、牧場主和警衛會出賣他們負責的動物。 金錢也帶來了更強大的武器,因此保護犀牛的團隊常常處於劣勢;在南非,警察、野生動物管理員和護林員也經常被偷獵者殺害

鮮有解決方案

許多圈養或私人保護區的犀牛的大部分犀牛角已被切除,以降低對偷獵者的吸引力。 不幸的是,這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威懾作用。 犀牛角現在非常 মূল্যবান,以至於任何數量都足以吸引偷獵者。 新紀錄片的主題菲拉在第一次襲擊後大部分犀牛角被移除,但這並沒有阻止偷獵者回來試圖獲取她剩下的少量犀牛角。

與此同時,犀牛實際上依賴於它們的角。 不同物種的用途各不相同,但非洲犀牛尤其使用它們的角來保護自己並作為性成熟的訊號。 犀牛還用它們的角來挖掘食物和水,並引導它們的後代,它們的角丟失剝奪了這些哺乳動物生活方式的關鍵部分。

一些私人犀牛牧場主支援結束國際貿易禁令,他們認為他們可以無痛地移除他們動物的犀牛角,出售它們,並用這筆錢購買更多的土地來增加犀牛數量。 但這又讓我們回到了象牙問題:過去幾年象牙盜獵的激增與幾次一次性銷售象牙庫存有關。 這些交易似乎在消費者心目中造成了關於哪些象牙是合法的模糊認知,從而使黑市象牙很容易偽裝成合法品種並在世界各地走私。 許多反對犀牛角貿易合法化的人士表示,這種情況無疑也會發生在犀牛身上。

就目前而言,最好的解決方案似乎是從源頭上解決需求問題,透過公共資訊宣傳活動,告知消費者犀牛角沒有神奇的治癒能力,動物被不必要地和殘忍地殺害以滿足市場需求。 相當多的團體正在亞洲投放廣告,勸阻人們購買犀牛角。 這些海報和影片必須具有非同尋常的說服力——大多數犀牛物種沒有太多時間讓資訊深入人心了。

有關犀牛和盜獵的更多資訊,請閱讀我以前的一些文章

照片:白犀牛,攝影:Steve Garvie。 印度犀牛,攝影:Lip Kee Yap。 均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