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河馬、亞洲獅及其他瀕危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倭河馬、亞洲獅和暹羅鱷是本週新聞中報道的瀕危物種之一。

倭河馬最新動態:還記得2月份在婆羅洲被毒死的14頭倭河馬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嗎?關於這個事件,既有好訊息也有壞訊息。好訊息是,小喬(Baby Joe)——那頭在中毒事件中倖存下來的小象(在他試圖喚醒死去的母親的照片被拍下來後,觸動了我們的心絃)——情況良好。壞訊息是,大象的確切死因仍然沒有確定,兇手也沒有找到。然而,調查仍在繼續。

你可以把吉爾獅子帶出吉爾,但你無法把吉爾從吉爾獅子身上帶走:印度最高法院本週批准了一項計劃,將少量珍稀的亞洲獅(Panthera leo persica)從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轉移到中央邦的一個新保護區。這對獅子來說是個好訊息,它們深受喜愛,並且與吉爾聯絡緊密,通常被稱為“吉爾獅子”。現在吉爾的獅子太多了,無法舒適地容納(請參閱我關於它們的文章),將它們全部放在一個地方會增加單一災難影響整個種群的可能性。新的保護區將有助於緩解這兩種情況。此外,這可能有助於為獅子提供空間,使其種群數量超過目前的約400只大型貓科動物。古吉拉特邦人民確實熱愛他們的獅子,長期以來一直反對擬議的搬遷——甚至本週還抗議最高法院的決定——但只要它們在新保護區得到保護,這一變化就應該受到歡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真是太棒了(從好的方面來說):這裡有一個關於極度瀕危暹羅鱷Crocodylus siamensis)的好訊息。本週,19只小鱷魚——每隻19個月大——被放生到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溼地中。它們將在“軟放生”圍欄中生活幾個月,以適應它們的新棲息地,之後它們將被允許自由行動,做鱷魚該做的事情。據估計,今天野外僅剩下約250只暹羅鱷。

犀牛角和腳趾甲: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網路TRAFFIC發起了一項新的廣告宣傳活動,旨在說服越南人民不要購買犀牛角。由於犀牛角是由角蛋白構成的,與人類指甲中的物質相同,聰明的廣告用腳的影像代替了犀牛角。真噁心。越南已經成為非法犀牛角的主要市場之一,甚至可能是最大的市場,犀牛角在那裡被用作宿醉療法、解毒劑和性興奮劑(但實際上它並沒有這些作用)。

下面是其中一個廣告。廣告語翻譯過來是“犀牛角和人類指甲的成分相同。還想要嗎?” 真棒。

 

雪上加霜:一艘走私超過10000磅冷凍穿山甲肉的船隻於4月15日在菲律賓撞擊並損壞了一個受保護的珊瑚礁。船上的中國走私者兼漁民已被拘留,可能面臨監禁和罰款。幹得好。所有穿山甲物種(也稱為“有鱗食蟻獸”)都日益受到偷獵和走私的威脅,它們被用於傳統亞洲醫藥和食用其肉。

好了,這次就到這裡。想在本週瞭解更多關於瀕危物種的新聞報道,請閱讀《大眾科學》上的“滅絕倒計時”常規文章,在Facebook上“點贊”滅絕倒計時,或在Twitter上關注我。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