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獵者如何盜走了整個龜類物種的 10%……以及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3 月 15 日星期五,泰國當局在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攔截了兩名野生動物走私犯,他們試圖攜帶數百隻瀕危龜類。在追回的動物中,有 54 只極度瀕危的犁頭龜 (Astrochelys yniphora),它們來自馬達加斯加。該物種的整個野生種群估計只有 400 到 600 只,這意味著這次查獲的龜類約佔整個物種的 10%。

情況從那時起變得更糟。

查獲的訊息傳遍了世界各地,但直到現在才被廣泛報道的是,在救援後的幾周內,將近一半的龜類已經死亡,這對阻止該物種滅絕的努力是一個可怕的打擊。其餘的龜類原本要運往泰國和中國的非法寵物貿易市場,在獲救後目前被安置在泰國的一個野生動物救援中心,國際組織正在研究他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其餘的龜類存活並保持健康,甚至最終將它們送回馬達加斯加。不幸的是,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從法律上講,這些動物應該作為證據儲存到審判結束,” 龜類保護協會的高階科學家吉姆·朱維克說,他是在 1971 年重新發現了這個物種的人之一,當時人們認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幾十年。保護協會認為,簡單的照片可以像龜類本身一樣作為有用的證據,但即使泰國政府接受了這一點,還有幾個額外的因素使情況變得複雜。首先,沒有人知道犁頭龜是否接觸過任何疾病,這將使它們難以或不可能被送回野外。其次,馬達加斯加正處於多年的政治動盪之中,因此,即使該國表示有興趣將龜類遣返回國,但這一目標在其優先事項列表中也排在後面。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龜類首先死亡。走私的動物都是幼龜,它們在野外可以不喝水生存六個月或更長時間,因此脫水可能不是一個因素。它們幾乎吃任何植被,因此也可能不是缺乏食物。保護協會主席埃裡克·古德推測,它們可能在跨大陸的旅程中經歷了一些創傷,儘管即使這一點也不確定。

古德說:“坦率地說,我很驚訝死了這麼多,” 他指出,走私犯有經濟動機保持龜類的健康和存活。幸運的是,泰國政府表示有興趣接受援助,以保持剩餘龜類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可能的盜竊。古德報告說,他們目前正在制定後勤計劃,派遣一個由獸醫和其他人員組成的團隊,包括一些來自馬達加斯加的保護團隊成員,前往泰國協調工作。“好訊息是我們可以去,而且我們知道我們被允許工作和幫助這些動物,甚至將它們轉移到更好的地點,” 他說。

漫長的旅程

這 54 只犁頭龜的旅程始於馬達加斯加西北部偏遠的安卡拉凡茨卡國家公園,該公園是在該物種在那裡被重新發現後建立的。杜雷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負責公園內該物種的保護計劃,但是,正如朱維克指出的那樣,龜類在黑市上非常值錢,因此很難保證它們的安全。“我們在馬達加斯加花費大量資金用於警衛和船隻以及各種各樣的東西,以保護這些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但是我們花費的任何資金都被亞洲的財富所超越。這壓倒了我們微薄的努力。”

龜類生活的地區非常偏遠,基礎設施很少,也沒有電力。古德說,在該地區進行實地考察非常困難,甚至在那裡生活也更加困難。“那是馬達加斯加一個非常非常偏遠的地區。當地人靠維持生計為生,每天可能賺一美元。” 這使得龜類極具吸引力,因為它們最終可以在黑市上以每隻數千美元的價格出售。

古德說,犁頭龜在馬達加斯加的雨季最活躍,雨季大約在三月中旬結束。那時,居住在該地區的馬達加斯加人(馬達加斯加當地人的稱呼)傾向於收集它們,通常目標是小於 20 釐米的小龜,這還不到它們最終尺寸的一半。“他們收集較小的動物是因為它們更容易運輸,” 古德說。這不僅意味著更多的利潤,而且也更容易隱藏較小的動物。“較大的動物放不進手提箱,而且它們會大量排洩和排尿。”

偷獵者通常等到他們手頭有幾隻動物後才會嘗試運輸和出售它們。“他們將它們儲存在安全屋中,直到他們有足夠的數量可以運輸,” 古德說。“他們通常在保持它們存活方面做得很好。偷獵者知道你不能賣一隻生病的龜。”

從馬達加斯加到泰國的旅程表明,偷獵者和走私犯得到了龐大的同夥網路的支援。龜類從該國西北角出發,然後被運送數百公里到國際機場,可能是在馬哈贊加市,在那裡,偷獵者可以使用網咖與亞洲的買家聯絡。走私者通常從馬哈贊加飛過印度洋的幾個島嶼,然後到達肯亞的內羅畢,最後到達泰國。在本案中,獲救的龜類被運送到泰國兩到三個省份的野生動物救援中心。它們接下來會去哪裡還有待觀察。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朱維克說,在圈養條件下保持龜類的健康應該不難。“畢竟它們是龜。它們是非常堅韌的生物。” 它們最終無論在哪裡,都需要安全保障,以確保它們不會從後門消失並重新回到黑市。

然而,在馬達加斯加的生存仍然是一個緊迫的問題。朱維克說,多年的政治動盪使該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開放走私”。許多其他物種也受到了嚴重的剝削。這包括幾種稀有樹種,它們註定要進入木材市場,而它們的喪失正在破壞許多其他地方沒有的本地物種的棲息地。

與此同時,杜雷爾繼續為犁頭龜進行小型的圈養繁殖計劃,目的是補充當前的野生種群。這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朱維克想知道,當走私犯如此看重龜類時,這樣做是否仍然有意義。“這就像把金磚扔在地上,” 他說。

可悲的是,古德說,犁頭龜日益稀有的狀況只會使它們在黑市上更加值錢。在過去的幾年裡,有如此多的犁頭龜從野外被盜,以至於古德說“如果不出五年,我不會感到驚訝,它們會在野外實際上生物學滅絕。” 這使得在泰國倖存下來的獲救龜類變得更加重要。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照片:P.Tansom/TRAFFIC 拍攝的仍用塑膠和膠帶包裹的沒收龜類。龜類保護協會提供的健康成年犁頭龜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