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測試為受癌症困擾的塔斯馬尼亞惡魔帶來希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過去的10年中,全球近70%的塔斯馬尼亞惡魔(Sarcophilus harrisii)因一種名為惡魔面部腫瘤病 (DFTD) 的傳染性癌症而滅絕。現在,一項新測試可能有助於在症狀出現之前確定哪些惡魔攜帶該疾病,使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能夠將無癌生物轉移到隔離區,以努力將該物種從其可能滅絕的命運中拯救出來。

DFTD具有六個月的潛伏期,是一種惡性殺手。一旦感染了塔斯馬尼亞惡魔,癌症就會破壞動物的嘴部,使其充滿腫瘤,導致動物無法進食。隨之而來的是飢餓和死亡,通常在身體症狀出現後的三到六個月內發生。傳播很容易,因為惡魔在交配或爭奪領地時經常互相咬嘴。

許多科學家預測,如果不積極努力保護該物種免受DFTD的侵害,塔斯馬尼亞惡魔將在短短25年內在野外滅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腫瘤出現之前診斷DFTD的測試方法,更不用說治癒方法了。這減緩了建立無癌種群和繁殖計劃的努力。但是,現在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初步診斷測試,可以揭示哪些惡魔的血液中攜帶癌症。

血液測試利用分離科學,根據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分離科學研究中心的定義,分離科學涉及“對分離和隨後測量特定分子的基本過程和材料的研究,通常是在這些分子存在於非常複雜的混合物中時”。

塔斯馬尼亞大學的分離科學家羅伯特·謝利告訴倫敦《泰晤士報》,他希望在未來六個月內分析另外1000個血液樣本,以驗證該診斷測試。

這項測試來得正及時,因為DFTD甚至開始出現在以前無病的惡魔種群中。最近,在塔斯馬尼亞州鼴鼠溪的特勞溫納野生動物園,一隻六歲的雌性惡魔被發現感染,而DFTD之前只在那裡出現過一次。公園所有者安德魯·凱利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要發生這種情況,一隻野生惡魔必須爬過七英尺高的旋風鐵絲網……這可能是塔斯馬尼亞野生動物園最安全的周邊圍欄之一。”

“任何加速疾病檢測的方法,”謝利告訴《澳大利亞人報》,“都必須產生重大影響。”

圖片:健康和受感染的塔斯馬尼亞惡魔,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