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西澳大利亞發現了一種微小的新蜥蜴物種,而且正及時:其唯一已知的棲息地已經被破壞。
這種六釐米長的海岸平原石龍子(Ctenotus ora)生活在天鵝海岸平原的沙丘中,該平原從珀斯以南約 70 公里處開始。根據發現這種蜥蜴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ANU) 研究人員的說法,發現它的區域正在開發新的住宅。該物種專門生活在沙丘中,因此缺乏移動和適應新棲息地的能力。
“在如此靠近該國最大城市之一的地方發現尚未被發現的東西,表明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發現,”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芬納環境與社會學院的生態學家傑弗裡·凱在準備好的新聞稿中說。“只有少數這種蜥蜴在野外被發現過,所以雖然我們知道數量很少,但我們不確定剩餘種群的確切規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正如 7 月 17 日發表在 Zootaxa 上的一篇論文(預覽)中詳細描述的那樣,凱伊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學教授斯科特·基奧對澳大利亞西南部所有先前已知的石龍子屬物種的 DNA 進行了取樣,從而得出了他們所謂的該屬區域分支的“全面的形態資料集”。這個過程使他們能夠描述以前未被識別的新物種。他們的論文將其描述為比該地區其他石龍子更小,顏色更深,背部和側面有一條連續的白色條紋。
作者現在呼籲立即採取措施保護新發現的石龍子,以免其棲息地永遠消失。
圖片由布拉德·瑪麗安提供,感謝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