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黑足鼬重返加拿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時隔70多年,黑足鼬 (Mustela nigripes) 首次在加拿大土地上野外生存。上週五,多倫多動物園在薩斯喀徹溫省南部靠近美國邊境的草原國家公園放生了34只黑足鼬。根據黑足鼬恢復計劃,這個瀕危物種曾是“地球上可能最稀有的哺乳動物”,於1937年在加拿大消失,並被認為在1974年左右完全滅絕。

這批放生的鼬中,約有一半出生於多倫多動物園的鼬繁殖計劃,然後被暫時轉移到美國的一個類似機構,在那裡它們有機會在受控環境中練習捕獵和生存技能,之後才被放歸加拿大野外。

對於黑足鼬來說,過去的幾十年漫長而危險。1981年,在懷俄明州米特西附近偶然發現了世界上最後一批約130只鼬,這開啟了一場漫長的保護傳奇,如今已在美國八個州、墨西哥以及最終在加拿大成功地重新引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幾乎沒有發生。米特西種群被發現後不久,就遭受了犬瘟熱和森林鼠疫(順便說一句,那是腺鼠疫的一種變種)的摧殘。世界上最後的18只M. nigripes在1985年至1987年間被捕獲,併成為一個繁殖計劃的核心,該計劃使得該物種的數量今天達到約1000只,其中四分之一現在生活在野外。

人類在北美草原的定居開啟了黑足鼬的滅絕危機。除了引入致命的犬瘟熱和森林鼠疫外,農民還改變了鼬賴以生存的草原景觀。在這個過程中,北美的大部分草原犬鼠種群消失了,使鼬失去了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對加拿大的鼬來說幸運的是,它們的新家不僅草原犬鼠豐富,而且目前還沒有鼠疫。

這僅僅是加拿大種群的開始。在未來幾年,每年還將有30到40只鼬被放生到野外。

圖片:黑足鼬,來自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