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螺終於朝著瀕危物種保護邁進

作為斐波那契螺旋的活生生體現,鸚鵡螺因其珍貴的貝殼而面臨毀滅性的過度捕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上週,當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同意考慮將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列入《瀕危物種法》保護名單時,這個世界上最具數學完美性的海洋物種在保護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小步。

此舉是在環保人士和聯邦機構多年來努力瞭解鸚鵡螺貿易的巨大範圍及其對野生種群的影響之後作出的。根據該研究,在過去16年中,僅美國就進口了近170萬個這種軟體動物的貝殼——它是斐波那契螺旋的天然體現——其售價在15美元到200美元之間。鸚鵡螺貝殼的貿易如此糟糕,以至於幾乎耗盡了許多這些古老動物的種群。

如果該物種確實獲得《瀕危物種法》的保護,那麼進一步的進口以及州際貿易都將成為非法行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這是一個可能需要數年的漫長過程。目前,NOAA正在對鸚鵡螺進行正式的狀態審查,這將收集有關該物種的所有可用資訊。資料和公眾評論將透過10月25日收集

NOAA國家海洋漁業服務局的公共事務官員凱特·布羅根表示:“如果,在審查了現有最佳的科學和商業資訊,並考慮到保護該物種的保護措施後,我們確定有必要將該物種列入《瀕危物種法》的保護名單,我們將釋出一項擬議規則,提議將該物種列為受威脅或瀕危物種,並徵求公眾意見。”

國際行動實際上可能會比這快得多。美國、斐濟、印度和島國帛琉已聯手要求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對鸚鵡螺進行保護。該提案以及許多其他提案,將在下個月的CoP17(該條約簽署國的會議)上進行討論。如果獲得透過,鸚鵡螺將被新增到CITES附錄II中,這將規範而不是徹底禁止國際市場上的貿易。

CITES提案實際上比ESA提案更進一步,因為它將涵蓋所有六種鸚鵡螺,而不僅僅是鸚鵡螺。生物多樣性中心的海洋科學家阿貝爾·瓦爾迪維亞表示,該保護組織請願要求保護鸚鵡螺,他說,ESA提案仍將提供巨大的幫助,因為它將保護交易最頻繁的物種。“鸚鵡螺的大部分國際貝殼貿易都是鸚鵡螺,因為它是最常見的物種,”他說。“在過去16年中,進口到美國的完整貝殼中,超過90%被歸類為鸚鵡螺。”

鸚鵡螺貝殼無疑是大自然的奇蹟之一,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想要擁有和欣賞它們。希望這兩個保護這些古老生物的重要步驟能夠讓我們在未來許多年裡繼續欣賞它們。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