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狐猴:氣候變化正在侵佔它們的土地

據本週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似乎猖獗的森林砍伐和偷獵還不夠糟糕,氣候變化將對馬達加斯加的大多數狐猴物種產生破壞性影響,其中大多數物種已經瀕臨絕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據本週發表在《生態學與進化》上的一篇論文稱,似乎猖獗的森林砍伐和偷獵還不夠糟糕,氣候變化將對馬達加斯加的大多數狐猴物種產生破壞性影響,其中大多數物種已經瀕臨絕境。

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傑森·布朗和安妮·約德爾在論文中發現,儘管威脅因物種而異,但僅氣候變化一項,未來70年內狐猴的現有棲息地平均將減少 59.6%,這還不包括其他因素。

以賴特氏鼬狐猴(Lepilemur wrightae)為例。這種瀕危物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東南部,2000 年的棲息地面積為 489 平方公里。根據該論文,到 2080 年,氣候變化將使棲息地面積縮減至僅 128 平方公里,減少超過 73%。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另一種物種,瀕危的冕狐猴(Propithecus coquereli),情況會好得多。到 2080 年,其超過 5,300 平方公里的棲息地預計只會縮減約 4%。

最壞的訊息是,氣候變化將徹底摧毀三個物種的棲息地。哈伯德氏鼬狐猴(L. hubbardorum)、小齒鼬狐猴(L. microdon)和丹佛斯鼠狐猴(Microcebus danfossi)都將在 2080 年之前滅絕,因為它們的棲息地將消失殆盡。

還有一些其他物種可能緊隨其後。東部艾艾狐猴(Avahi laniger)到 2080 年將勉強維持 8 平方公里的棲息地。如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僅將東部艾艾狐猴列為“易危”物種。

訊息並非全是壞訊息。未來幾十年,一些物種實際上會受益。極度瀕危的指猴(也稱為大狐猴,Indri indri)可能會看到棲息地增加 39.5%,因為氣候變化擴大了它們在馬達加斯加東部棲息的低地森林。研究人員發現,其他八種狐猴物種的棲息地範圍也將出現類似的增加。

布朗和約德爾只檢查了 103 種已知狐猴物種中的 57 種,重點關注那些已知存在於六個或更多地點的物種。其餘物種大多分佈極其有限,隨著本世紀的推移,無疑也將面臨類似的棲息地縮減。正如作者所寫,“分佈範圍小的物種通常具有較窄的生態耐受性”,因此即使是輕微的環境變化也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研究人員告誡說,他們的工作嚴格關注氣候模型。當然,其他因素也可能影響棲息地。也許最重要的是,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人類遷移家園或田地,從而對狐猴和其他野生動物造成更大的壓力。

照片:哈伯德氏鼬狐猴Lepilemur hubbardorum),預計到 2080 年滅絕的三個物種之一,傑森·L·布朗攝。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