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 紅色名錄更新:17,291 個物種瀕臨滅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釋出了 2009 年版的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訊息並不樂觀:在評估的 47,677 個物種中,有 17,291 個物種,即 36%,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目前科學界已知的地球物種約有 180 萬種(估計總共有 500 萬到 3000 萬種物種——真正的總數仍然未知)。但絕大多數已知物種的健康狀況尚未得到評估。即使在 IUCN 名單上的物種中,也有 14% 的物種缺乏足夠的資訊來判斷它們在野外的健康狀況(或威脅級別)。

以下是新的 IUCN 名錄中瀕危物種狀況的細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 滅絕:809

• 野外滅絕:66

• 極危:3,325(其中 257 個物種被列為“可能滅絕”)

• 瀕危:4,891

• 易危(瀕臨滅絕):9,075

• 近危:3,650

IUCN 類別的定義可以在此處找到。

去年的名錄評估了 44,838 個物種;2009 年新增了 2,800 多個物種的資訊。這包括 1,300 多種以前未評估的蜻蜓和豆娘,IUCN 最近完成了對它們的一項重要新研究。

兩棲動物似乎面臨著最大的威脅,在評估的 6,285 個物種中,有 1,895 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一種兩棲動物,基漢西噴霧蟾蜍 (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已從 IUCN 的極危物種名錄中移除,並被認為是野外滅絕。致命的壺菌被認為是該物種最終走向滅絕以及過去幾年兩棲動物種群數量下降的罪魁禍首。

IUCN 紅色名錄部門經理克雷格·希爾頓-泰勒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些結果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數百萬[物種]可能面臨嚴重威脅。”

圖片:克羅斯河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diehli),是 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的極危物種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