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你是一隻北部袋鼬(Dasyurus hallucatus),生活將非常艱難。這些稀有的、貓大小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壽命不長——尤其是雄性,它們往往在不到一歲大的第一次交配後就死亡。你看,所有雌性袋鼬同時進入發情期,這讓雄性有點瘋狂。它們抓住最近的雌性,進行長達數小時的激烈交配,這讓雄性精疲力竭,它們通常只是走開,停止進食然後死亡。很少有雄效能活過它們的第一個生日。
雌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只有約30%的雌效能夠成為母親。它們經常在馬拉松式的性行為中死亡,即使倖存下來,也常常因受傷而無法躲避捕食者。如果它們能活到生育的時候,也只能獨自撫養幼崽。(袋鼬每窩產崽數量巨大——一次八隻或更多——這解釋了為什麼這個物種能夠承受如此高的死亡率。)
似乎所有這些還不夠糟糕,許多北部袋鼬種群還必須應對入侵的甘蔗蟾蜍(Bufo marinus)。袋鼬是機會主義捕食者,會吃掉它們遇到的任何昆蟲、兩棲動物、鳥類、水果或齧齒動物。(它們也喜歡腐肉。)這本來沒什麼問題,但甘蔗蟾蜍劇毒無比。如果袋鼬吃了甘蔗蟾蜍,就會死亡。多年來,甘蔗蟾蜍一直在澳大利亞擴張領地,許多北部袋鼬種群因此遭受了損失。捕食袋鼬的野貓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澳大利亞各地的許多其他物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即使北部袋鼬種群在大陸上消失,它們在澳大利亞西北海岸外的一些島嶼上仍然安全。上週,西澳大利亞州環境與保護部宣佈,在鮮有人探索的莫萊馬島(Molema Island)上發現了一個新的北部袋鼬種群,該島是一個面積約900公頃的岩石露頭。研究人員以前從未對該島進行過調查,因為它確實很難探索,但它是擬議中的新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因此部門官員最終決定前去看看那裡有什麼。他們乘船前往該島,架設了攝像機,並等待結果。
他們發現了袋鼬——更棒的是,他們沒有看到貓或甘蔗蟾蜍的跡象。科學家們還收集了糞便,以便嘗試確定袋鼬吃什麼以及島上還生活著什麼。他們還在另外兩個島嶼上發現了糞便和袋鼬蹤跡的證據。西澳大利亞州公園和野生動物部首席科學家基思·莫里斯(Keith Morris)告訴《澳大利亞人報》,像這樣的島嶼可以作為“小方舟”,幫助保護袋鼬免受入侵的捕食者和其他威脅。
澳大利亞還有其他三種袋鼬,但北部袋鼬是最小且最瀕危的。所有袋鼬物種都具有相同的性與死亡模式(科學上稱為一次性繁殖),澳大利亞的其他幾個物種也是如此。最近,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發現了一種名為黑尾袋鼩(Antechinus arktos)的小型有袋動物。它交配整整三週(哎喲),然後雄性死亡。正如您可能預料到的,該物種瀕臨滅絕——但不是由於其性習性。不,它的棲息地正在萎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氣候變化。
照片:北部袋鼬,由Kieran Palmer拍攝,來自Flickr。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