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年,美國可能會經歷三十多年來的首次鳥類滅絕事件。
這是科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為保護極度瀕危的佛羅里達草地鵐(Ammodramus savannarum floridanus)而發出的警告。這個地理上孤立的亞種曾經在佛羅里達州中部的草原上很常見,但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其數量經歷了災難性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儘管這種小型鳥類自 1986 年以來就受到《瀕危物種法案》的保護,但它們的數量持續下降——以至於現在的恢復似乎幾乎不可能。去年的調查發現,野外僅剩下 22 只雌性和 53 只雄性,而那還是在 2017 年的颶風季和創紀錄的冬季寒潮之前。
“滅絕確實會發生,”保羅·雷洛警告說,他是動物學家,也是佛羅里達州洛克薩哈奇的稀有物種保護基金會主席。“如果我們無所作為,這將是北美下一個滅絕的鳥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雷洛說,拯救佛羅里達草地鵐只剩下一個選擇:2015 年開始的圈養繁殖計劃。“圈養繁殖從來都不是任何人的願望,而且它始終是最後的手段,”他說。“鑑於野生種群的崩潰,它不僅是最後的選擇,而且是最後選擇中的最後選擇。”
達到這一步經歷了政府機構和合作夥伴組織之間多年的辯論,他們都在努力保護這些鳥類。最終,第一批麻雀蛋和幼鳥分別於 2015 年和 2016 年被帶到洛克薩哈奇的稀有物種保護區和傑克遜維爾附近的白橡樹保護中心種植園進行圈養。
學習生存
與任何圈養繁殖計劃一樣,學習如何讓這些鳥類在原生棲息地之外交配和孵化一直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團隊確定合適的溫度、溼度和孵化器旋轉程式之前,早期孵化這些鳥類小巧蛋的嘗試均告失敗。不過,他們很快就學會了;到 2016 年 5 月,已經建立了一套成功的人工孵化方案。第一批圈養產的蛋於當月在保護區孵化。自那時以來,又出生了幾隻雛鳥,但並非所有雛鳥都存活下來。圈養種群目前總共有 48 只鳥,其中 29 只生活在洛克薩哈奇的保護區。
除了弄清楚如何孵化鳥類外,保護團隊還更多地瞭解了成年鳥類,特別是育兒的關鍵作用。雷洛說,一方面,他們人工飼養的鳥類從未學會如何像野生鳥類一樣行動,而且“往往是非常糟糕的父母”。繁殖對很少共同築巢,而雌鳥有時會在巢外產卵,然後未能坐在卵上直到它們孵化。大多數成功築巢的雌鳥通常會不正確地餵養它們的雛鳥,而雄鳥很少關注繁殖過程的任何部分,除了交配——對於一個在野外進行雙親撫育的物種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在 2016 年和 2017 年期間,設施中產下的大多數受精卵都必須進行人工孵化,然後在孵化後進行人工飼養,這個過程可能會延長這種父母忽視的迴圈。
育兒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雖然雛鳥可以透過人類飼養成為健康的成年鳥,但它們首先需要與父母共度一些美好時光。“最初兩到三天的父母照顧會刺激各種美好的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似乎是腸道菌群中的細菌,這使得健康的免疫系統得以發育,”雷洛說。“我們無法複製這一點。”這些設施設法飼養了十幾只雛鳥,它們的蛋在僅一天後就從父母身邊移走了,但“這非常困難,而且往往以失望告終,因為它們會患上敗血症,而且經常會出現雛鳥無法克服的感染,”他說。
威脅顯現
另一項免疫學挑戰透過圈養繁殖計劃顯現出來:他們發現,許多鳥類都感染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原生動物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從腸道開始,然後侵入肝臟、心臟、脾臟和其他器官的血管組織。這會導致麻雀,特別是幼鳥以及因寒冷、搬運甚至繁殖等因素而承受壓力的鳥類的高死亡率。
雷洛說,如果沒有圈養繁殖計劃,我們可能不會了解到這種寄生蟲。“當鳥類死在野外時,屍體會很快消失,你無法解釋死亡原因,”他說。這就是為什麼對於野生種群的崩潰,一直沒有他所謂的“統一解釋”。另一方面,圈養提供了一個更可控的環境,並讓科學家“瞭解鳥類面臨的一些問題,否則你在野外是看不到的。”
儘管這種寄生蟲仍在殺死一些圈養鳥類,但保護團隊已經學會了如何檢測和治療它。“我們偶然發現了一種控制它的方法,我們確實有一種療法可以非常迅速地清除鳥類體內的這種生物,”雷洛報告說。“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發現了一種真正有效的藥物。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每當你一遍又一遍地使用一種東西時,目標生物很有可能會進化出一些耐藥性,那時你就會遇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你得到了一些無法治療的東西。”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下一步包括更多地瞭解寄生蟲和其他潛在的可傳播威脅如何在圈養和野外影響鳥類。拉里·威廉姆斯是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佛羅里達州主管,該機構是鳥類保護工作的牽頭機構。他說,疾病分析正在進行中,預計將於 3 月完成。4 月,將對野生種群進行調查,“以便我們瞭解有多少鳥類在冬季倖存下來。”一旦完成,物種保護工作組將於 5 月中旬開會,制定最終計劃,以可能收集任何剩餘的野生鳥類並將它們帶入圈養環境。
“我們對此非常謹慎,”威廉姆斯說。“如果工作組說我們的計劃是引入 10 只雌性,那麼我們希望圈養設施中有籠子和容量來容納這 10 只新雌性。我們不希望在 5 月 15 日坐在那裡說‘引入 10 只’,但沒有人想到要建造籠子來安置它們。”他預計,如果工作組批准開始收集更多野生鳥類,這項工作將於 6 月鳥類築巢時開始,這樣母親和卵都可以被帶到繁殖設施。
一個巨大的障礙籠罩著這一切:資金。在野外研究、減緩措施和啟動圈養繁殖計劃方面投入了數百萬美元之後,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已要求額外提供 15 萬至 20 萬美元用於未來的圈養繁殖工作。但在特朗普政府領導下,許多瀕危物種計劃的聯邦資金尚不確定。雷洛說,“我們不指望聯邦政府實際上會為該計劃的未來提供有形的資源。”佛羅里達州魚類和野生動物基金會目前正在籌集資金以幫助圈養繁殖計劃,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熱帶保護研究所也在透過配對資助計劃籌集資金,稀有物種保護區也是如此。
整個努力的另一個障礙:一些圈養鳥類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佛羅里達草地鵐在野外通常只能活四到五年,雷洛報告說,他們收集的幾隻鳥已經超過這個年齡了。“它們為什麼還活著,沒有人知道,”他說。“它們是在借來的時間裡活著。”
希望永存
如果大多數或所有這些難題都能被克服,那麼對於這個亞種來說,確實存在希望。雖然麻雀的壽命相對較短,但它們可以通過幾個生物學優勢來彌補。“這些鳥類天生就適合快速繁殖,”雷洛說。父母孵化卵的時間只有 11 天,雛鳥在 9 天時就可以開始離開巢穴,並在出生後三週剛過就完全獨立。它們大約在一年後開始繁殖,雌鳥一次可以產三到四個卵,一個季節最多可以產五窩。“因此,一隻雌鳥一年最多可以產下 20 只雛鳥,”雷洛說。“這是一個經過設計和進化以實現快速種群增長的物種。”這意味著圈養種群可能會增長得足夠快和足夠大,以至於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可以考慮放歸計劃。
當然,如果沒有更多的潛在繁殖者,就不可能達到那一步,而且在沒有將更多野生鳥類帶入圈養種群的情況下,每過去一天,總種群就可能會進一步萎縮。“對於這些鳥類來說,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雷洛說。
最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取決於那些畢生致力於拯救佛羅里達草地鵐免於滅絕的人們。“我擔心我們拯救這個物種的能力,”威廉姆斯承認,“但我相信,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們正在盡一切可能做到最好。”
注: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Revelator網站,2018 年 1 月 31 日。經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