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日本虎杖。千屈菜。葛藤。牧豆樹。大豕草。海蓬子。這些植物有什麼共同點?很簡單:它們都是地球上最具入侵性的植物物種。無論它們出現在哪裡,本地物種通常都會被擠壓出去並被推向滅絕。
但是,與老鼠和貓等入侵性捕食者不同,這些入侵植物是否真的導致其他植物物種滅絕?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期刊AoB Plants上的一篇新論文的作者表示,入侵植物構成了全球性威脅,但他們無法記錄任何由這些入侵者導致的已證實的本地植物滅絕事件。
至少目前還沒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滅絕完全歸因於植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是入侵存在的時間不夠長,”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入侵生物學中心的合著者戴夫·理查森在一份準備好的新聞稿中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植物滅絕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然而,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危險訊號——物種現在存在於零散的種群中,繁殖機會大大減少。”
理查森和來自堪培拉大學的合著者保羅·唐尼研究了這些“危險訊號”,並提出了一個六點的“滅絕軌跡”,用於評估面臨入侵植被威脅的本地植物物種
在某些地方,植物的死亡速度快於其後代的補充速度。
植物從某些地方完全消失,但潛在的後代仍然以“繁殖體”(可以再生新一批個體的種子或孢子)的形式存在。
一些地方既失去了單個植物,也失去了它們的繁殖體。沒有植物或種子,這就是區域性滅絕。
最後幾個寄主物種的地方失去了它們的單個植物,但在某些地方,種子或孢子仍然存在於土壤中。
該物種在野外完全消失,沒有個體或繁殖體。唯一的倖存者儲存在植物收藏中。
滅絕。剩餘的植物消失了,剩餘的種子或孢子不再能夠成為新的植物。
唐尼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我們需要比目前更早地開始管理受威脅的植物。“如果我們等到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正在發生滅絕時,那麼拯救大量物種就為時已晚,”他說。事實上,作者警告說,可能已經有數百種植物物種在功能上已經滅絕,現在僅作為“活死人”存在。
許多植物物種的最大風險點似乎存在於唐尼和理查森的尺度上的第 2 點和第 4 點之間。正如我們在許多瀕危植物中所見,弄清楚如何在植物環境中保持物種存活並不像簡單地將種子種入土壤那麼容易。許多植物需要非常特定的條件才能發芽——例如,有些植物依賴火,而另一些植物需要被動物食用,之後胃酸會軟化種子的外層,然後再將其排洩出來。其他植物需要特定的傳粉者,這些傳粉者也可能隨著入侵物種的到來而消失。
我們是否會及時發現這些瀕危植物的繁殖細節以拯救它們?對於許多物種來說,這似乎不太可能。上個月發表在Conservation Biology上的另一篇最新論文警告說,在科學家專注於哺乳動物和其他更具魅力的物種的同時,植物總體上仍然研究不足,就像科學家也忽視“醜陋”的生物一樣。作者稱之為“植物盲目性”,並認為這可能會對現在和不久的將來許多物種的保護產生嚴重的影響。
正如唐尼和理查森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的那樣,“缺乏可歸因於植物入侵的滅絕證據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忽視更廣泛的威脅。”事實上,這可能只會使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