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福布斯》雜誌對該國最富有的人進行的年度調查,在棕櫚油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印度尼西亞40位最富有的人的淨資產在過去一年中翻了一番,達到420億美元。
據《雅加達環球報》報道,目前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超過每年4000萬噸,這使其“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至關重要”。
棕櫚油是許多加工食品中的常見成分。世界上約90%的棕櫚油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而用於種植油棕櫚的大部分土地以前是熱帶雨林。熱帶雨林的破壞正在嚴重破壞猩猩(Pongo pygmaeus)和其他瀕危印度尼西亞物種的棲息地,並且由於樹木提供的碳匯的喪失,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一個促成因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與其他植物油相比,棕櫚油價格低廉——而且市場渴望它。由於需求不斷增長,棕櫚油生產公司的利潤飆升。例如,棕櫚油公司Wilmar International今年前九個月的淨利潤增長了24%,這使得該公司董事兼聯席營運長馬爾圖亞·西託魯斯成為印度尼西亞第二富有的富豪,據《福布斯》估計,其淨資產為30億美元。
另一位棕櫚油高管埃卡·奇普塔·維賈亞憑藉其在棕櫚油生產商金光農業資源公司的股份,在《福布斯》榜單上排名第五。他的淨資產估計為24億美元。普特拉·桑波爾納和蘇康託·塔諾託分別位列第七和第八,他們的眾多資產中包括棕櫚油,印度尼西亞前40名富豪中的其他幾位也是如此。首次登上《福布斯》榜單的西連德拉·方尼奧諾是棕櫚油公司First Resources的執行長。這位33歲的富豪排名第18位,淨資產為7.1億美元。
所有這些新增收入都是有代價的。據《雅加達環球報》報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85%的森林已經被砍伐。這種破壞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放緩。分析師預計,高需求將推動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在2010年第一季度上漲21%,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預計將在明年增長7%至10%。
這對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來說可能是好訊息,但對猩猩和環境的其餘部分來說卻不是好兆頭。但是,由於有如此多的資金投入,猩猩似乎對此事沒有什麼發言權。
圖片:棕櫚油果實,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