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倭黑猩猩的糞便很重要。好吧,也許不是糞便本身,而是裡面的東西。
你看,倭黑猩猩吃很多水果,而水果含有種子。這些種子在倭黑猩猩的消化系統中旅行,而倭黑猩猩本身則在景觀中穿梭。幾個小時後,這些種子最終被沉積在遠離水果被採摘的地方。而這,先生女士們,就是新樹木的來源。
但是如果沒有猿類會怎麼樣?2月27日發表在《Oryx》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許多樹木和植物物種幾乎完全依賴倭黑猩猩來傳播種子。在進行這項研究的LuiKotale森林中,如果它們的種子沒有先透過倭黑猩猩的腸道,18種植物物種就完全無法繁殖。根據這篇論文,如果倭黑猩猩消失了,這些植物也可能滅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由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大衛·博納進行,發現倭黑猩猩在森林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每天進食約3.5小時,並在排便和沉積透過其系統的種子之前,平均從進食地點移動1.2公里。我們說的不是少數種子:之前的研究估計,平均一隻倭黑猩猩一生中有驚人的1160萬顆種子透過其腸道。
倭黑猩猩在這裡有兩個主要功能。首先,許多種子除非被另一個物種“處理”(科學家稱之為),否則不會很好地發芽。胃酸和腸道過程會削弱種子堅硬的外殼,使其更能吸收水分並隨後發芽。
其次,許多種子如果仍然離它們的母樹太近,就不會成功。博納發現,落在父母樹附近的種子要麼沒有發芽,要麼幼苗沒有存活下來,因為它們被附近的成熟植物扼殺了。例如,博納發現,幾內亞李(Parinari excelsa)的種子落在其母樹附近,發芽成幼苗的效果非常好,但所有這些幼苗都在達到樹苗階段之前就死亡了。來自其他物種的大多數其他樹木種子甚至都沒有發芽。
根據博納的說法,LuiKotale中沒有其他物種具有足夠的旅行模式來提供與倭黑猩猩相同的傳播服務。有幾種猴子會吃同樣的水果,但它們待在家裡附近,因此無法填補相同的生態角色。
不幸的是,倭黑猩猩面臨著為獲取叢林肉而不斷被偷獵的威脅,這使其在其分佈範圍的許多地方面臨滅絕的風險。如果倭黑猩猩從LuiKotale或其任何其他棲息地消失,可能會形成級聯滅絕週期。不僅樹木會消失,而且許多其他依靠樹木獲取食物或庇護的物種也可能消失。這是一種被稱為“空森林綜合徵”的狀況——森林本身可能仍然存在,但其生物多樣性水平將崩潰,使其成為昔日的蒼白陰影。
博納的研究特別關注單個森林中的倭黑猩猩,但他寫道,這與其他猿類物種(如黑猩猩、大猩猩和長臂猿)有關,它們都履行類似的種子傳播作用。他建議,保護所有猿類物種也意味著保護樹木、傳粉者和種子傳播的方法。
換句話說,保護糞便。這很重要。
圖片來源:Jeroen Kransen。在知識共享許可下使用
此前關於滅絕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