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病毒與兩隻瀕危山地大猩猩的死亡有關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新研究表明,人類疾病正在傳播給極度瀕危的山地大猩猩,使這些珍稀動物面臨更大的風險。

幾個世紀前,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生活在相對隔離的環境中,很少被人看到。如今,它們僅生活在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兩個受保護的公園中,周圍環繞著人類居住區。與此同時,生態旅遊為維持這些極度瀕危靈長類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大部分資金。

這個珍稀物種面臨多重風險,包括偷獵、叛亂分子的屠殺,以及現在的,人類疾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本週發表在《新興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近年來,山地大猩猩種群中呼吸道疾病呈上升趨勢。這些疾病不僅發生頻率更高,而且變得更加嚴重,現在已成為山地大猩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現在,研究人員首次證明,至少其中一些呼吸道疾病正在透過人類傳播給大猩猩。

這項研究是在2009年盧安達的一個大猩猩家庭群體爆發疫情後啟動的。十二隻動物受到感染,出現咳嗽、眼睛和鼻腔分泌物以及嗜睡症狀。一些大猩猩接受了山地大猩猩獸醫專案的抗菌藥物治療,但兩隻未接受治療的大猩猩,一隻成年雌性和一隻三天大的雄性幼崽,死於感染。在死亡之前,幼崽的母親透過遠端投藥(飛鏢)接受了感染治療。成年雌性在大夫們進行“臨床干預”之前就已死亡。

對死亡大猩猩的組織分析發現罪魁禍首:一種名為人偏肺病毒 (HMPV) 的 RNA 病毒。成年大猩猩的實際死因是細菌性肺炎感染,但該論文表示,HMPV 感染“可能使她易患”肺炎。研究人員發現,幼崽的肺部顯示出“肺不張、充血、輕度肺泡出血和組織細胞增生症”以及許多其他問題的跡象。

對在大猩猩體內發現的 HMPV 的分析表明,它與在南非發現的病毒株有關,儘管確切來源仍然未知。

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概述了這種情況對這種瀕危物種的危險程度:“由於現存山地大猩猩不足 800 只,因此每個個體對於其物種的生存都至關重要,”山地大猩猩獸醫專案執行主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野生動物獸醫 Mike Cranfield 說。“但是山地大猩猩被人類包圍著,這一發現清楚地表明,生活在受保護的國家公園並不能阻止人類疾病。”

與大多數管理良好的瀕危物種一樣,人們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幫助防止疾病從人類遊客傳播。根據該論文,“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政府限制遊客數量和接近距離,剛果野生動物管理局規定,參觀大猩猩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但不幸的是,這可能還不夠。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