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你生活在山頂時,如果山地棲息地的環境發生變化,你沒有太多地方可以逃跑。以美洲鼠兔為例。這些微小的、類似兔子的哺乳動物已經進化到生活在寒冷、高海拔的棲息地,如果暴露在 25 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就會死亡。不幸的是,氣候變化正在使它們的山地棲息地變暖,迫使鼠兔進入越來越高的海拔地區,在那裡它們的生活空間更小,可食用的植物也更少。最終,它們可能會完全無處可去。
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非洲中部的標誌性、極度瀕危的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身上嗎? 2011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一項研究預測,山地大猩猩棲息地的植被將因氣候變化而發生巨大改變。氣溫升高將把某些植物物種推向更高的山區,使主要以覓食為生的大猩猩食物來源減少。根據一些氣候變化模型,烏干達、盧安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目前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到 2090 年可能完全不適合這種大型靈長類動物生存。
但現在,9 月 23 日發表在 Ecosphere上的新研究表明,山地大猩猩或許能夠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部分研究表明,大猩猩或許能夠適應植被的變化。但這可能還不夠。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環境規劃研究所、國際大猩猩保護計劃和 EcoAdapt 的研究人員認為,居住在大猩猩附近的人類也可能需要適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那麼,是什麼讓山地大猩猩與其他山地物種(如鼠兔)不同呢? 首先,山地大猩猩並非專門在目前的棲息地進化而來。相反,它們逃到了這些地區,爬到高山深處,以躲避侵佔其領地的人類。山地大猩猩可以在更高海拔的寒冷溫度中生存,因為它們有長而厚的皮毛,但它們並不依賴任何特定的植被,而是根據可用性和營養成分從數十種植物物種中挑選食物。這表明,即使植物物種進一步向上移動到山上或完全消失,大猩猩也可能只是轉移到不同的植被。
但在這一過程中,山地大猩猩可能需要將其目前的領地擴充套件到維龍加國家公園和布溫迪禁獵國家公園的範圍之外,這兩個保護區是為了保護靈長類動物而設立的。這並不容易。這兩個公園周圍都是人和農業用地。研究人員寫道,公園可以擴建,但即使邊界移動五公里也代價高昂,並且需要說服整個人類居住區搬遷。儘管大部分領土已經嚴重砍伐森林,不適合大猩猩生存,但作者還是在三個國家確定了幾個可能作為現有公園擴建的地點。
另一種選擇是將一些山地大猩猩遷移到全新的領地。這存在很多風險。遷移的大猩猩可能會接觸到新的疾病或捕食者。它們也可能對其新棲息地的物種產生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目前沒有研究表明山地大猩猩能夠適應全新的棲息地。然後還有經濟方面的問題:維龍加和布溫迪公園周圍的社群依賴山地大猩猩的生態旅遊,那麼移動部分動物會損害這些地區的經濟嗎?
無論未來發生什麼,山地大猩猩今天都面臨著許多威脅。它們的棲息地持續萎縮,它們面臨戰亂地區的偷獵者和暴力,並且它們繼續感染人類的疾病。最近,一家英國公司宣佈計劃在維龍加國家公園鑽探石油,這可能會進一步危及這些珍稀靈長類動物。但與此同時,許多人和組織為山地大猩猩做了很多好事,常常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它們。
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已從 1989 年的 620 只增加到今天的 880 只。這已經是一場勝利,但這項新研究提醒我們,仍然存在許多挑戰。
照片 由 Lukas Vermeer 透過 Flickr 提供。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