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驚悚:已滅絕物種的墓地

每年的這個時候,此世和彼世之間的界限感覺更加模糊,萬聖節將注意力集中在死亡上:我們失去的朋友、領導者和摯愛的人,或許還有人類導致滅絕的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每年的這個時候,此世和彼世之間的界限感覺更加模糊,萬聖節將注意力集中在死亡上:我們失去的朋友、領導者和摯愛的人,或許還有人類導致滅絕的物種。

當我們哀悼和慶祝逝者時,或許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已逝的生命形式中學到一些東西。這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學會國家動物園的季節性目標,它在其萬聖節裝飾中加入了一個已滅絕物種的墓地。這個展示包括數十種因人類活動而消失的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墓碑,主要是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這些物種包括因狩獵和森林砍伐而滅絕的琉球木鴿(Columba jouyi);因偷獵而滅絕的高加索野牛(Bison bonasus caucasicus);以及在墨西哥沼澤棲息地被排幹後消失的細嘴擬鸝(Quiscalus palustris)。

“北美各地的動物園幾十年來一直在這樣做,”國家動物園動物護理科學副主任唐·摩爾說。“我們嘗試舉辦有趣的活動,以吸引和啟發公眾,並傳遞強烈的教育資訊。在這種情況下,”他談到墓地時說,“保護資訊非常強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摩爾說,他已經幫助組織了好幾年的墓地引起了動物園遊客的共鳴。“人們與墓地產生聯絡。他們知道,如果你入土為安,你就會有一個墓碑,並且永遠消失。” 不過,這個資訊並非完全令人沮喪:動物園還有一個全年開放的遊樂設施,名為保護旋轉木馬,它代表了動物園為保護諸如大熊貓、雲豹和普通烏賊等瀕危物種所做的保護工作。

動物園全年都會舉辦不一定涉及保護的活動,但摩爾說,像這樣的活動和展示突出了動物園拯救物種的使命。他補充說:“滅絕墓地是我們工具包中的另一個工具,可以教育公眾瞭解保護的必要性。”

國家動物園致力於幫助保護的一個物種是亞洲象,這讓摩爾想知道為什麼相關的北美猛獁象沒有出現在墓地中。在我們交談之前,他花了幾分鐘檢視史密森尼資料庫,看看他們的收藏中有哪些大象或猛獁象的材料,並找到了一塊最近發現的13000年前的骨骼碎片,上面刻有猛獁象的圖案。他希望在未來關於滅絕物種的教育推廣活動中使用早期的藝術。這種透過更廣泛的史密森尼“家族”直接聯絡到過去的方式是許多其他動物園所不具備的,他說。“知道我們透過史密森尼可以在動物園帶來多少科學和資訊,有時真的令人振奮。”

摩爾說,他對今年的墓地有一個遺憾:它沒有為滅絕的昆蟲或其他無脊椎動物設定墓碑,其中許多動物也因人類而消失。“我們確實在周圍掛了一些蜘蛛網,”他沉思道。“也許這可以傳遞有關無脊椎動物的資訊。”

攝影:環境故事講述者約翰·梅塞德,他非常友善地告訴我關於已滅絕物種墓地的資訊,並允許我使用他的照片用於本文

進一步探索:您可以在網上找到許多其他已滅絕物種墓地的照片,包括來自布朗克斯動物園(它可能在近50年前首次展示這些內容)、舊金山動物園梅斯克公園動物園和植物園科莫公園動物園和溫室以及埃爾帕索動物園的圖片。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