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大猿生存夥伴關係(GASP)的一份新報告,每年有近3000只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被非法殺害或從野外盜取。該報告與本週在曼谷舉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同時釋出,將這一活動與有組織犯罪以及槍支走私者、毒品走私者和洗錢者使用的相同國際貿易路線聯絡起來。
GASP——一個由許多仍有類人猿種群的國家組成的夥伴關係——估計在2005年至2011年期間,超過22,000只類人猿“從野外消失”(被殺害或捕獲出售)。在此期間,非洲和亞洲僅逮捕了27名與類人猿貿易有關的人員,其中四分之一從未被起訴。
這些“捕獲”中的大多數是為了滿足非法寵物市場或聲譽不佳的動物園或旅遊景點的需求,在那裡,它們很少能從捕獲、轉移和銷售的壓力中倖存下來。對於每一隻到達最終目的地的類人猿,可能有更多的類人猿被殺死;在狩獵過程中,每捕獲一隻活著的黑猩猩,就有多達10只黑猩猩死亡。報告稱,這種非法活動近年來急劇增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進行狩獵的人掙不了多少錢。報告顯示,偷獵者每活捉一隻黑猩猩只能賺到50美元。當類人猿賣給最終消費者時,價格要高得多:報告稱,據報道,馬來西亞的一家動物園在2002年為幾隻大猩猩每隻支付了40萬美元。
GRASP協調員道格·克雷斯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建立非法類人猿貿易的基線數字非常重要,即使這些數字僅暗示了破壞的程度。” “類人猿對於非洲和亞洲森林的健康極為重要,即使一次損失10只或20只也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產生深刻影響。” 研究表明,類人猿在其森林棲息地中發揮著傳播種子的重要作用。
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在報告的前言中說:“從野外捕獲類人猿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但本報告中概述的當前規模突顯了國際社會和負責保護瀕危物種的組織保持警惕,並始終領先於那些試圖從這種非法活動中獲利的人一步的重要性。”
報告中引用的數字實際上是推斷出來的。它記錄了總共643只黑猩猩、48只倭黑猩猩、98只大猩猩(代表兩到三個亞種)和1,019只猩猩(兩個物種)從野外捕獲用於非法貿易。其中大多數是活體動物,但也包括幾十具死體或身體部位。 根據報告
這些數字基於2005年至2011年的資料,包括在12個非洲國家的保護區和印度尼西亞的康復中心沒收和孤兒的到達率、專家報告以及從貿易商處查獲的類人猿叢林肉和身體部位。許多研究表明,在狩獵過程中被殺或在圈養中死亡的類人猿遠遠多於被沒收的類人猿,執法和海關官員承認,只有一小部分違禁品被查獲。
康復中心和保護區在類人猿的生存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許多幼年類人猿缺乏母親關於如何生存的教育。所有獲救的類人猿都暴露於人類病原體,這通常會阻止它們重新放歸野外,因為它們可能會將這些病毒傳播回它們的種群。
非法貿易絕不是類人猿面臨的唯一威脅。所有類人猿物種都面臨著因伐木、森林砍伐、農業和採礦造成的棲息地急劇喪失。許多物種也因叢林肉而被獵殺,叢林肉是指通常非法的野生動物貿易,其基礎是對傳統食物的偏好。
該報告包括多項建議,包括對所有沒收的類人猿進行DNA檢測,以便正確確定其原產國;建立打擊環境犯罪的跨國刑事情報部門;培訓執法官員瞭解與類人猿貿易相關的問題;並呼籲結束在電影和商業廣告等娛樂中使用類人猿。(之前的研究表明,許多人並不知道黑猩猩瀕臨滅絕,因為這些靈長類動物在電視廣告中看起來很開心。)
先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照片:被囚禁的黑猩猩,攝影:Dhammika Heenpella。被囚禁的猩猩的手,攝影:Robert Kirberich。均在知識共享許可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