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本週發表在期刊BMC Ecology上的一項研究,DNA檢測可以作為幫助打擊瀕危黑猩猩走私的工具。
儘管黑猩猩仍然是非洲最常見的猿類,但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及其相關亞種)在過去 30 年中數量下降了約 75%,並在 IUCN 紅色名錄受威脅物種中被列為“瀕危”。這種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偷獵者和走私。一隻活黑猩猩在國際黑市上可以賣到 20,000 美元。這些動物也經常成為叢林肉貿易的受害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雖然野生黑猩猩種群數量驟降,但越來越多的黑猩猩最終進入救援和康復中心,例如喀麥隆的 林貝野生動物中心 (LWC)。但是,黑猩猩在最終到達救援中心之前所經歷的路徑漫長而曲折,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線索表明該動物最初是在非洲何處被捕獲的。
這項新研究可能有助於提供關於這些獲救黑猩猩來自何處的答案,從而識別偷獵者的狩獵模式和走私路線,以便當局能夠鎖定並關閉這些路線。
這項研究是 LWC 和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之間的合作,它檢查了來自 LWC 的 46 只黑猩猩的線粒體 DNA (mtDNA) 和微衛星 (STRP,或短串聯重複序列多型性標記) 基因型,然後將其與來自喀麥隆和奈及利亞各地 10 個地點的地理參考黑猩猩樣本進行了比較。研究小組發現,這些黑猩猩來自整個喀麥隆,這表明走私在該國各地猖獗,並且並非如先前認為的那樣完全是國際走私。
測試還發現,LWC 的大多數黑猩猩是奈及利亞-喀麥隆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vellerosus),這是四種常見黑猩猩亞種中最瀕危的一種。
首席科學家、奧爾巴尼大學的 瑪麗·凱瑟琳·貢德爾 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結果表明“國際走私問題不如當地貿易嚴重”。 “問題似乎發生在整個喀麥隆,一些獲救的黑猩猩甚至來自保護區。”在喀麥隆境內,一隻活黑猩猩售價 100 美元,遠低於國際黑市價格,但對於這個經濟落後國家的居民來說仍然是一個誘人的數目。
貢德爾和她的合作者表示,這項研究僅僅是第一步,他們現在呼籲“將更大範圍的獲救黑猩猩樣本與更全面的地理參考樣本網格進行比較”,希望能揭示他們所稱的喀麥隆黑猩猩狩獵和走私路線的“熱點地區”。
圖片:黑猩猩,來自 Stock.xch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