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您從未見過蚓螈,甚至不知道如何發音這個詞,也不必感到難過。 這些罕見的、無腿的兩棲動物——看起來像是蠕蟲和蛇的雜交體——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度過,遠離科學家和其他人類的窺探。 儘管已知的大約 190 種蚓螈(發音類似“西西里”)物種中,有些可以長到非常大的長度——在某些情況下達到 1.9 米——但它們很少被研究,我們對它們的瞭解也知之甚少。
我們確實知道一件事:蚓螈,就像與其相關的青蛙和蠑螈一樣,顯然也面臨著致命的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 的威脅,這種真菌已經導致全球數百種兩棲動物滅絕。
壺菌蔓延的訊息來自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倫敦動物學會的科學家,他們捕獲了 200 多隻蚓螈,並對其進行了 Bd 檢測。 科學家們前往非洲和南美洲的五個國家,研究了 29 個不同的物種。 他們在 58 只蚓螈的皮膚中發現了壺菌,其中許多後來死於感染。 結果詳見 2013 年 5 月號的EcoHealth。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博物館動物學家兼首席研究員大衛·高爾在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已知這種真菌會感染並可能殺死其他主要的兩棲動物類群,但我們不知道它是否確實可以感染野外的蚓螈,以及是否也可能殺死它們。” “我們現在知道這兩種情況都是存在的,因此在蚓螈保護生物學中需要考慮這種潛在的重大威脅。”
Bd 是一種對兩棲動物特別有害的真菌。 它會感染並損害皮膚,而兩棲動物用皮膚呼吸和吸收水分。 一旦真菌紮根,就會引起一種稱為壺菌病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是致命的。 儘管最近的證據表明,壺菌可能已經存在超過40,000 年,但其確切起源尚不清楚。 這種真菌可能直到 20 世紀後半葉才開始在全球傳播。 據稱,它已導致近 300 種兩棲動物物種滅絕。 據大多數估計,目前已知的所有兩棲動物中,多達三分之一攜帶這種真菌,並面臨種群數量下降甚至可能因此滅絕的風險。
目前尚無已知的 Bd 治療方法,科學家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傳播的。 先前的研究表明,這種真菌通常透過商業青蛙貿易傳播到新的地區,商業青蛙貿易分發這些動物用於食品、寵物、解剖學習工具或妊娠測試。 甚至有證據表明,它可以透過鳥類的腿從一個池塘傳播到另一個池塘。 我們已經知道這種真菌可以在水中存活,但對蚓螈的新研究似乎表明 Bd 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並透過土壤傳播。
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將 190 種蚓螈物種中的大多數列為“資料不足”,這意味著沒有足夠的科學資訊來評估它們的保護狀況。 既然已知壺菌存在於這些鮮為人知的物種中,那麼現在可能是儘可能多地瞭解它們的時候了,以免為時過晚。
照片:來自喀麥隆的蚓螈Geotrypetes seraphini,壺菌檢測呈陽性。 圖片由國家歷史博物館提供
先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