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猴子

一項關於世界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的新研究,為它的保護提供了新的線索

圖片:棕色蜘蛛猴,由 Alianza para Ecosistemas Criticos 透過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提供。公共領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棲息地破碎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物種。最近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來自本月發表在期刊Folia Primatologica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考察了三種猴子如何適應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山谷一個養牛場內外的生活。該地區是白額捲尾猴(Cebus albifrons)、委內瑞拉紅吼猴(Alouatta seniculus)和棕色蜘蛛猴(Ateles hybridus)的家園,其中最後一種是地球上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考察了10個因牧場、聖胡安河和天然稀樹草原而相互隔離的森林碎片。他們研究了每個區域的三種猴子跡象和森林本身的健康狀況。

他們稱之為高度適應性物種的捲尾猴似乎表現最好。它存在於除最小的森林碎片外的所有地方,研究人員觀察到了130個不同的猴子群體。這種特殊的物種吃從水果到小型哺乳動物的一切東西,並且能夠長途跋涉,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該物種“沒有受到人為干擾的強烈影響”。他們甚至觀察到捲尾猴群體在森林碎片之間穿梭,這支援了這一假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吼猴也表現良好,儘管不如捲尾猴那麼好。研究人員指出,吼猴是行動非常緩慢的靈長類動物,它們在消耗能量方面非常謹慎,但這對它們很有幫助。它們主要以樹葉為食,但它們也是通才,可以適應不同的食物來源。研究人員看到了87群紅吼猴,但這些群體往往由這三種物種中數量最多個體組成。同樣,它們出現在除10個森林碎片中最小的碎片外的所有碎片中,但這次它們傾向於主要出現在較大的樹木周圍。

極度瀕危的蜘蛛猴是迄今為止情況最糟糕的。這種特殊的物種只吃成熟的水果,因此它的飲食非常有限,它可以棲息的棲息地型別也很有限。研究人員僅對該物種進行了33次觀察。這些觀察結果發生在最好的五個森林碎片中,所有這些碎片都具有更高質量的樹冠密度,支援著高度樹棲的靈長類動物。

根據這些觀察結果,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森林碎片的質量對於某些物種可能比碎片的大小或與其他森林的隔離程度更重要。然而,大小確實很重要。最小的碎片只有0.7公頃,沒有任何物種的猴子。這表明,必須存在一個閾值,低於該閾值,森林碎片對靈長類動物變得不適宜居住。

儘管捲尾猴似乎適應得相當好,但研究人員確實注意到馬格達萊納山谷的森林破碎是最近發生的,因此長期的負面影響可能仍在潛伏。與此同時,這項研究為如何採取行動保護極度瀕危的棕色蜘蛛猴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棕色蜘蛛猴還受到狩獵和非法寵物貿易的威脅。正如2014年《瀕危靈長類動物》報告 指出的那樣,該物種在哥倫比亞的歷史棲息地中僅限於不到18%,並且該棲息地中只有不到1%受到保護。這項研究可以為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資訊,以選擇哪些剩餘的棲息地現在需要保護,以免為時過晚。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