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個瀕臨滅絕的魚類物種的最後三條雄性非常非常非常想遇到雌性。
很久以前,曼加拉哈拉慈鯛 (Ptychochromis insolitus) 生活在唯一的棲息地:馬達加斯加的一條河流,該物種由此得名。那條河流現在已被築壩,棲息地已經乾涸。今天只剩下三條曼加拉哈拉慈鯛——全部是雄性。兩條居住在倫敦動物學會 (ZSL) 倫敦動物園水族館;第三條居住在柏林動物園。
儘管該物種似乎在野外已經滅絕,但 ZSL 倫敦動物園希望在某個地方,以某種方式,可能會有雌性存在於私人手中。“我們緊急呼籲任何擁有或認識可能擁有這些極度瀕危魚類的人,這些魚類呈銀色,尾巴尖端呈橙色,以便我們可以在動物園啟動一項繁殖計劃,將它們從滅絕邊緣拯救回來,”水族館館長布賴恩·齊默爾曼在上週的新聞稿中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動物園已經聯絡了世界各地的其他機構,但沒有成功。現在唯一的希望在於私人水族館的所有者、魚類收藏家和愛好者,他們可能會看到動物園的呼籲,並意識到他們擁有雌性慈鯛。動物園甚至為任何有資訊的人設立了一個專門的電子郵件地址:fishappeal@zsl.org。
當然,即使出現雌性,繁殖也無法保證。齊默爾曼告訴BBC 新聞,柏林動物園曾經有一條雌性,他們曾希望與他們的雄性繁殖。然而,雄性殺死了它的潛在伴侶。“這在慈鯛中是很常見的事情,”齊默爾曼說。
時間可能至關重要:倫敦動物園水族館的兩條魚已經 12 歲了,沒有人知道這些鮮為人知的 5.5 釐米長的魚的壽命。曼加拉哈拉慈鯛在 2006 年才被確認為一個新物種。可悲的是,這可能只是及時讓我們在它的墓碑上刻上它的名字。
照片:倫敦動物學會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