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您不常看到這樣的景象:極度瀕危的緬甸金絲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的影片片段,這是一個2010年才被發現的物種。
在下面的影片中,您可以數到至少23只這種珍稀猴子,整個物種的總數量估計在260到330只之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物種的首個影片是由緬甸當地 Law Waw 部落的成員 Kaung Haung 拍攝的。他與非政府組織 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FFI) 合作,監控為拍攝猴子而設定的相機陷阱。當他在叢林中行走檢查這些裝置時,他聽到頭頂上方有動靜。幸運的是,他隨身攜帶了一臺攝像機。正如 FFI 的新聞稿所述,“他激動萬分,雙手顫抖地拍攝了這群巨大的金絲猴在頭頂上方的樹冠中跳躍的景象。”
FFI 緬甸專案主任 Frank Momberg 表示,這短短幾秒鐘的影片提供了有關該物種的關鍵資訊。“從這段影片中,我們能夠確定它們顯然是群居生活,這與其他被證實為小家庭單位生活的食葉猴不同,”他說。“這意味著它們的社會組織和行為與其他金絲猴相似,這使得整個金絲猴屬與其他葉猴區分開來。這也意味著較大的群體需要較大的活動範圍,並且需要保護更大的連片森林區域,以確保該物種的生存。”
FFI 團隊成員四年前發現了緬甸金絲猴,但此後僅在少數相機陷阱照片中見過這些動物。該組織一直在努力保護緬甸北部的猴子棲息地,併為居住在該地區並捕獵野生動物作為食物的人們建立社群巡護員計劃和其他替代生計。該物種還受到來自中國的非法伐木者的威脅,他們正在砍伐森林棲息地,並且過去曾與當地人民發生武裝衝突。FFI 正在努力將猴子居住的地區宣佈為國家公園,這可以緩解許多壓力。
緬甸金絲猴與其他金絲猴物種在地理上是隔離的,所有金絲猴物種也都是瀕危物種。它有黑色的皮毛,尾巴長度是身體的 140%,鼻子向上翹,下雨時會積水,導致動物打噴嚏。現在,如果我們也能在影片中看到那個就好了!
照片: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