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貓正在殺死澳大利亞最可愛的有袋動物之一

可愛的袋食蟻獸,西澳大利亞州的象徵,剛剛被宣佈為瀕危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野貓又抓傷了一個受害者。本月早些時候,西澳大利亞州(WA)政府將一種名為袋食蟻獸的珍稀有袋動物(也稱為帶狀食蟻獸 (Myrmecobius fasciatus))列為瀕危物種。這種色彩鮮豔、類似松鼠的小動物——字面意義上是西澳大利亞州的象徵——僅生長到約 45 釐米長,並且對飢餓的貓科動物沒有任何防禦能力。

由於這種捕食,袋食蟻獸的野生種群——僅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已降至歷史最低點,約為 1,000 只。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調查發現,這些動物現在的種群密度僅為每 100 平方公里 0.24 只動物。這真是非常低。

到目前為止,袋食蟻獸的保護工作依賴於兩個不同的計劃。第一個計劃涉及誘餌和殺死另一種入侵物種,紅狐(Vulpes vulpes),紅狐大約在兩個世紀前被引入澳大利亞,並且與其他物種的滅絕有關。西澳大利亞州環境部長阿爾伯特·雅各布宣佈,州政府機構現在將加強其毒殺狐狸計劃,並將其擴大到包括貓。“控制野貓是我們保護受威脅動物物種的最大挑戰之一,”他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該計劃使用最近批准的一種名為 Eradicat 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在西澳大利亞州開發,包含袋鼠肉末、雞脂肪和一種名為 1080 的致命毒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另一個計劃更積極:圈養繁殖。珀斯動物園擁有世界上唯一的袋食蟻獸圈養繁殖計劃,到目前為止,已有 200 多隻動物被放回野外,以補充剩餘的種群。上個月,15 只袋食蟻獸——10 只幼年和 5 只成年——佩戴著無線電項圈放生到名為德賴安德拉林地的一個地區。另外十隻於 12 月 7 日在同一地區被放生。一個名為 袋食蟻獸專案 的保護組織幫助為無線電項圈籌集了資金。

儘管面臨風險,袋食蟻獸的情況還是比其他一些物種要好。就在袋食蟻獸被宣佈為瀕危物種的同一天,其他四種長期失蹤的哺乳動物最終被確定為已滅絕:沙漠兔袋鼠 (Bettongia ogilbyi penicillata)、內陸穴兔袋鼠 (Bettongia lesueur graii)、西南紅褐色野兔袋鼠 (  Lagorchestes hirsutus hirsutus) 和古爾德鼠 (Pseudomys gouldii)。所有這些都可能被狐狸、貓、老鼠或大鼠等入侵性捕食者消滅。它們至少 50 到 100 年沒有被看見了。

照片由 S J Bennett 拍攝。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先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