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澳大利亞存在野貓問題。貓和其他入侵性捕食者已導致該國數十種本土鳥類、爬行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物種滅絕,並繼續威脅著其他幾種物種。該國漫遊著如此多的野貓,以至於政府經常誘捕、射殺或毒殺這些動物以控制種群數量。
最近,在昆士蘭州,為了保護旨在保護瀕危大兔耳袋狸(Macrotis lagotis)的29平方公里保護區,在16天內射殺了3000只野貓。大兔耳袋狸是一種無防禦能力的、重達一公斤的有袋動物,外形像老鼠和兔子的雜交體,但與兩者都無關。大兔耳袋狸是其屬中最後倖存的物種,曾經遍佈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入侵的狐狸和野貓的捕食對該物種造成了致命打擊,該物種還遇到了來自入侵兔子在食物和棲息地方面的新競爭。如今,野外僅存約600至700只。唯一的另一個Macrotis物種,小兔耳袋狸,在1950年代被同樣的入侵動物群趕盡殺絕。
為了幫助大兔耳袋狸免遭同樣的命運,拯救兔耳袋狸基金會在2001年建造了昆士蘭保護區。最初的建造將大量捕食者困在圍欄內——這是他們預料到的情況——因此該組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清理了它們,以確保新棲息地是安全的,儘管許多捕食者仍然在其大門外。首批四隻兔耳袋狸於2005年被放入保護區,它們很快開始繁殖。幾年之內,數量增加到100多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幸的是,該保護區位於庫拉溫亞國家公園一個相對偏遠的地區。公園的洪水不僅使保護區偶爾無法到達,顯然還在去年六月破壞了圍欄,導致幾隻貓進入圍欄,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我們估計圍欄內可能有大約150只新生兔耳袋狸,而[貓]已經將它們全部清除,”拯救兔耳袋狸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弗蘭克·曼蒂在澳大利亞網路新聞節目7.30中說道。
圍欄此後已修復,但曼蒂表示,周圍的鄉村地區仍然受到野貓的圍困,並呼籲政府幫助減少它們的數量。野貓種群在過去兩年實際上有所上升,這是政府控制野狗種群的努力帶來的意外副作用。為了保護農業用羊,人們對與貓和其他捕食者競爭食物的野狗進行了毒殺,但格里菲斯大學研究員讓-馬克·希羅在去年九月告訴澳大利亞人報,這種做法讓貓和狐狸有機會填補野狗留下的生態空白。
如果說保護區的損失還不夠糟糕,那麼全球經濟危機也對兔耳袋狸產生了影響。拯救兔耳袋狸基金會失去了其主要贊助商之一,大約在保護區圍欄被破壞的同時,巧克力零售商達雷爾·李亞破產倒閉。達雷爾·李亞每年透過銷售糖果兔耳袋狸而不是傳統的巧克力兔子,為該基金會籌集了約50,000美元。
儘管尚不清楚昆士蘭保護區何時會重新放養兔耳袋狸,但其他保護該物種的努力仍在繼續。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新南威爾士州運營著一個類似的、佔地8,000公頃的圍欄式地產,其中包含兔耳袋狸以及其他五種受威脅物種。該地點每隔一天進行巡邏,以確保其圍欄仍然安全。在其他地方,昆士蘭州黃金海岸的夢幻世界主題公園最近慶祝了三胞胎兔耳袋狸的首次人工圈養出生,這是繁殖工作的一部分,最終可能用於增加野生種群數量。
這並非唯一的好訊息。曼蒂告訴7.30節目,他找到了一家新的巧克力製造商,墨爾本的菲納食品公司,該公司已及時趕製出新的巧克力兔耳袋狸,以迎接今年的復活節。菲納在三月初向兔耳袋狸基金會初步捐贈了10,000美元。這仍然使該組織遠遠落後於其籌款需求——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照片由理查德·費舍拍攝。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