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鼠類和蜜蜂或可解決非洲的叢林肉危機,專家表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叢林肉(野生捕獲的動物,通常是受威脅物種,如靈長類動物、鳥類和大象)日益增長且往往是非法的貿易威脅著非洲的生物多樣性,並可能導致許多物種滅絕。找到替代這種貿易的方法可以解決許多非洲社群對收入和生計的需求。根據本週在內羅畢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專家們的說法,答案可能包括推廣養蜂業和養殖非洲巨型齧齒動物,即甘蔗鼠(Thryonomys屬的兩個物種)作為食物。來自43個政府、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團體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由《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共同組織,旨在討論叢林肉貿易、執法和相關問題。

蜜蜂可以提供蜂蜜,用於貿易和食物,而六公斤重的甘蔗鼠在非洲部分地區已經養殖,可以比牛肉等其他替代品生產更多的食物,但佔用的空間卻少得多。根據CITES的資料,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用牛肉替代叢林肉就需要將該國80%的土地轉化為牛 pasture。

"解決不可持續和非法叢林肉貿易的影響對於保護農村人口的生計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的野生動物至關重要,”CITES秘書長約翰·E·斯坎倫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要求我們加倍努力,從國際到地方層面進行合作。《生物多樣性公約》和CITES秘書處致力於與土著和地方社群以及其他利益攸關者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並促進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會議上的專家表示,在叢林肉提供的收入和食物的替代品出現之前,這種貿易將繼續以不可持續的水平進行,造成“空森林綜合症”,許多透過種子傳播等方式保持森林健康的鳥類和其他動物將被獵殺至滅絕,這將威脅到森林本身。

養蜂業和甘蔗鼠養殖業在非洲各地都已興起。根據2006年BBC新聞的一篇文章,甘蔗鼠(也稱為割草機鼠)為迦納的農民帶來了可觀的利潤。《現代迦納》上個月的一份報告稱,該國沃爾特地區已經有3000名養蜂人。allAfrica.com 6月8日的一份報告將烏干達的養蜂業宣傳為“一項潛在的利潤豐厚但被忽視的企業”。

根據Apiconsult網站,養蜂業很容易開始,使用的土地面積很小,而且不需要太多努力。除了提供蜂蜜和蜂蠟作為經濟作物外,蜜蜂本身還提供額外的益處:增強當地社群的授粉,這可能有助於其他作物。

有趣的是,甘蔗鼠本身就是叢林肉,並且經常作為叢林肉進行交易。但是,野生捕獲的鼠類是透過不可持續的方法捕獵的,例如放野火。養殖甘蔗鼠提供了一種現成的高蛋白和低脂肪肉類來源,這對環境以及非洲的其他物種都有好處。

照片:。 Stewart and Vickie Carrington 攝,來自 Flickr。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 .